本篇文章3070字,读完约8分钟
文明的程度显示出迅速发展的高度。 社会文明程度高、经济强大、人民富裕,是环境美的综合体现,也是最终落地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引领习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大新总书记关于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重要演讲指示精神,思想文化引领高地,道德风气建设高地,建设文艺精品创作高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悠久的文脉璀璨,红色文化灿烂,文化自信明显增强……新时代社会文明的壮丽答卷,在这片充满魅力的大地上缓缓展开。
培根的灵魂,崇高的思想点燃人心
“一九二一年,南湖红船谱新编,掀起睡狮的腰,拯救中华危机……”。 最近,在淮安市淮安区沟运镇民谣大舞台上,沟运镇民理论说唱团演唱了国家级无形文化遗产“南门民谣”,表达了党创立百年之际的喜悦。
只有通俗易懂、乐于助人,才能更好地推动新思想进入社会大众的家中。 在江苏,众多党员干部、高校师生、“老百姓口”进入新时期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对于“理论飞燕”、追梦学堂、“偶”来说,形成了“五微必死”微宣贯等众多理论宣传企业品牌,无声胜利。
用初心之火点燃信仰之灯。 当前,江苏各地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永远与党同行”的群众主题推进教育活动,在广大群众中灌输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感情。
5月26日,在徐州马庄村文化礼堂,全省“听党报恩、与党同行”的宣传工作在这里启动,来自基层一线的宣传员们讲述了有信仰的奋斗故事、心路历程、生动实践。 太仓市依托飞燕礼堂、“新时期大家讲话”等平台载体,通过学习智慧屏等传播方法,建立70多个庭院学习阵地,宣传人员进村入户,让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了解党史。
江苏是红色文化的热土。 年12月,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要充分利用丰富的党史资源,使之成为激励人民不断开拓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近年来,江苏省不断探索新的做法,使全省的红色资源更加生动展现,更好地深入人心。 全省24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91个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深化了中国梦推进教育、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广泛发扬了红色精神。
江苏原创话剧《雨花台》,这几年来演绎全国,让雨花英烈精神直冲人心。 “演戏的过程也是我们学习、成长、精神锻炼的过程。 ”在《雨花台》中饰演迷茫代英的崔钟说。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理想信念代代相传。 江苏有赵亚夫、王继才等5个全国“时代模范”,72人(组)获得全国道德模范和提名奖,18人入选全国“最美人物”、1350人)组),成为“中国好人名单”,多层广泛覆盖的典型
精神上抬起来,志愿者活动将是光明的风景
风化,养心。 近年来,江苏大力推进道德风尚高地建设,持续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
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是社会文明水平较高的重要体现。 一组沉甸甸的数据显示了江苏省的实力——创建了占全省城市总数54.7%的29个全国文明城市,总数、占有率均居全国各省(区)之首,实现了设区的市全国文明城市“满堂红”。
张家港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从率先提出文明城市概念,到被评为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到成为唯一连续6次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的县级市,张家港一直在实现城市文明的飞跃。
如何在乡村的快速发展中继承以前传承美德的力量? 江苏收紧农村振兴战术,推进乡风文明提升项目,加强农村道德建设和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提升农民精神风貌。
进入扬州市邗江区方巷镇工农村,一道亮丽的风景展现在眼前。 “孝善”文化普及走廊、生动的普及绘画、动人的孝善物语,都是大家身边的人和事。 立足本土文化,绽放乡村振兴之花。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江苏推出“八礼四仪”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童”字系列美育活动等具有全国性影响的企业品牌,帮助未成年人“紧扣人生第一颗扣子”,夯实思想道德基础。
新时期文明实践中心的建设是推进思想实务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课题。 江苏省27个县(市、区)全国试点和21个县)市、区)省级试点相继推进,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文明实践,试点经验、特色方法在全国引起良好反响。
整合党群服务中心、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妇幼之家等阵地设施,汇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名人故居、烈士陵园等红色资源,建立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以及“五老”人员、公益人士等各方面的
志愿服务越来越成为江苏城乡大地的一道亮丽风景。 全省12.9万个文明实践志愿者队伍、680多万注册志愿者参加了103万次密集的文明实践志愿者活动,志愿者活动在各地开花结果,方兴未艾。
以文化人,铺人民幸福的底色
5月13日晚,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博雅礼堂客满,大型原创徐州梆子现代剧《母亲》正在上演。 舞台上,淮海战役的恢弘场面,老英雄母亲的生死选择,给观众带来了心灵的洗礼和精神的升华。
涵养民族血脉精神之家,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比较有效地发挥先进的文化带动作用,以文铸魂,以文化人,高扬,弘扬“精气”。
以巨大的船、帆为要素的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在扬州三湾古运河畔静泊,于6月16日盛装亮相,继承运河文明,为讲述运河故事增添了浓墨重彩。
吴韵汉风、水韵书香,近年来江苏全力打造运河文化、江南文化等企业品牌,促进了优秀以前流传下来的文化创意转换、创新快速发展。
丰富的文化基础为江苏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动力支撑。 年启动的“江苏省文脉整理研究工程”正在推进中,计划用十年全面梳理江苏历史文化快速发展的脉络,夯实江苏历史文化精神,实现历史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快速发展。
江苏省展出的许多文学艺术作品在本省乃至全国文学艺术界受到广泛好评。 获得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推拿》《黄雀记》、海外人气歌剧《拉贝日记》《运气之河》、多部电影《人间正道是沧桑》《白日焰火》、纪录片《你不知道的中国》……最近迎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锡剧《蜡烛在前》、扬剧《阿莲渡江》、淮剧《为你绽放》、苏剧《太湖人家》、电影《幼年周恩来》、守岛人》、电视剧《数多风流人物》、百集纪录片《百炼钢》
迅速发展文化事业产业,且我省全面升级公共文化服务,触角伸向全省覆盖。 “省有四馆,市有三馆,县有两馆,乡有一站,村有一室”。 江苏省率先在全国建设了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基本形成了城市社区“十五分文化圈”、乡村“十里文化圈”。 随着南京图书馆、省美术馆新馆、江苏大剧院、南京博物院二期等重要文化设施的建设和采用,目前全省国家一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总数居全国前列。
“书香江苏”代表了江苏人的文化气质。 浓厚的读书香味萦绕江苏大地,连续举办了江苏读书节17届、江苏书展10届、江苏农民读书节11届,不断提升了农家书屋服务的性能。 去年,全省居民综合阅读率为90.1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8.89个百分点。 农村电影公益上映转型升级,戏剧、图书、展览持续到基层……丰富多彩的大众文化活动不断增加着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
集团的数字揭示了江苏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从去年的2330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4834亿元,占全国的10.90%。 185家、54家项目成为国家文化出口要点公司、项目,对外文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苏州的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南京的世界“文学之都”、扬州的世界“美食之都”……都是璀璨名城,成为江苏特色文化魅力的象征。
深厚的基础激发强大的活力,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实践。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江苏进一步夯实文化自信,推进文化创造,建设精神家园,讲好江苏故事,推动文化建设高质量前进,把社会文明推上新的高度。
本日报系统交流道记者顾星欣吴雨阳
标题:“新思想引领,文明之花绽放江苏大地”
地址:http://www.jianghexincheng.com/jsjdxw/11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