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773字,读完约9分钟

龙虎网消息从江苏省淮安市茭陵乡大胡庄到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的距离超过2000公里。 如果不是为了长达50年的搜索,朱学竹、朱学松、朱学义是无法想象他们与这片遥远的东北土地会产生什么样的联系的。 现在,齐齐哈尔的西满革命烈士陵园成为这兄弟三人心底最柔软的角落。 因为,那里埋葬着烈士的正是他们的哥哥朱学林。 朱学林到底是谁? 为什么现在被埋葬在齐齐哈尔? 兄弟三人为什么结婚50年? 前几天,本日报十字路口记者在十字路口信息的客户端全天候新闻平台上获得线索,进行了多方采访,为你独家讲述了这位从江苏出来的英雄人物,以及他家人感人至深的寻找亲戚的故事。

“哥哥牺牲在远方,这场跨越半个世纪的寻亲催人泪下……”

体验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大胡庄有朱学林烈士

初夏的时候,淮安大胡庄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 眼前的村子情况和记者想象的大不相同,多亏苏北农房的改善,这里的白墙黛瓦、房子简直,家家户户早就变成了老样子。 耄羿年过的朱学竹老人满是儿孙,家里的咖啡桌上放着80岁生日时拍的全家福照片,大家热闹非凡,喜出望外。 紧挨着家人的照片,黄色的一个人的黑白照片很显眼。 照片中的青年是朱学竹的哥哥朱学林烈士。

“哥哥牺牲在远方,这场跨越半个世纪的寻亲催人泪下……”

1922年,朱学林出生于淮安大胡庄。 父母是没什么文化的农民,朱家兄弟四人的“林、竹、松、义”的名字可以看出,父母对孩子们的公正性受到了要求。 1940年,在保卫国家的浪潮中,18岁的朱学林放弃了学业,没有和父母商量就申请参军,为国难慷慨解囊。 当时,正当中共中央委员会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的时候,英勇的朱学林多次战斗,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进入军队同年进入中国共产党,之后被编入新四军第三师,成为这个有名的传说之师之一,历任班长、文化教师、副连长、连长等职务。 抗日战争胜利后,新四军第三师到东北参加解放战争。 根据朱学林二弟朱学竹的回忆,朱学林在1945年上东北战场之前,回家劝未婚妻王氏再婚。 他对未婚妻说:“中国不解放就不会回来! 革命一天也不成功的话,我一天也不会回来。 你不要等我。 我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找个好人结婚吧! ”那时朱学竹只有8岁,记得哥哥回来前把他抱在怀里亲热,和家人分手了。

“哥哥牺牲在远方,这场跨越半个世纪的寻亲催人泪下……”

朱学林随部队进军东北后,被编入东北民主联军。 从1945年10月开始,朱学林担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七纵队一三二师三九五连队一大队长,两次都做出了巨大的功绩。 当初,他还和家里维持着通信,告诉父母,他很好。 随着战争的紧张,从1947年开始朱学林断绝了与家人的书信往来。 1948年,家里收到了东北的来信。 那里没有任何复印证明,只有朱学林的怀表和零花钱。 那时,家人感到一丝不安。 一年后,家人接到信,得知朱学林在1947年去世。 年迈的父母震惊了,一天天哭起来。 不久,父亲因悲伤过度,放手了。 临终时,父亲拜托朱学竹说:“现在你是家里的老板了。 请找到哥哥的墓。 ”。 临终时父亲的悔恨之姿,深深地印在了年幼的朱学竹的脑海里。 “哥哥和父亲相继去世,给母亲很大的打击,不久母亲也疯了。”

“哥哥牺牲在远方,这场跨越半个世纪的寻亲催人泪下……”

朱学林的同乡战友陈殿喜返乡后,据朱学竹回忆,朱学林在辽宁彰武县牺牲。 当时,朱学林已经接到命令,要他调到其他地方战斗,但他多次结束了夜晚的战斗,出乎意料的是,在这场战斗中,朱学林身体里敌机丢下的子弹,当场牺牲了。 那天,所有阵营的士兵都哭了,没有人可以吃饭,士兵们亲手把营长朱学林埋葬在彰武。 除了战友口述之外,没有任何文件记录了这个细节,但如果哥哥真的有机会马上就任团长,他岂不是可以不作出牺牲吗? 这个疑问和遗憾一直萦绕在朱学竹的心头。

“哥哥牺牲在远方,这场跨越半个世纪的寻亲催人泪下……”

经过种种困难,兄弟三人风雨无阻地寻找亲戚

自1947年朱学林与家人失去联系以来,找到朱学林一直是家人的担心。 到了1962年,朱学竹已经26岁了。 每当夜幕降临,大地沉寂,朱学竹就会想起父母含泪洗脸的样子,想起哥哥疼爱他的样子。 这个清明时期,朱学竹踏上了寻找哥哥的漫长道路。 谈了几十年的找父母,朱学竹从衣服口袋里掏出手帕擦着眼泪说。 “我很辛苦。 ”

“哥哥牺牲在远方,这场跨越半个世纪的寻亲催人泪下……”

“我只知道那时哥哥在辽宁彰武牺牲卖猪后,收集了去彰武的旅费。 为了省钱,我从村子里先走三四个小时,到离家最近的公交车站,坐车去徐州。 到徐州后可以坐火车去东北。 ’虽然不认识几个字,但朱学竹向人询问勤奋程度,听到中途坐上了北上的列车。 山很远,风雨很远,这是他第一次离开故乡去很远的地方。 想起了近50年前的这次旅行,朱学竹历历在目。 “我到达彰武已经是晚上了。 听了民政局的地方,找了个旅馆住下。 第二天早上6点,天一亮洗脸,我就去民政局门口等着。 一直等到工作人员上班到8点。 ’朱学竹认为,既然哥哥在这里牺牲,埋葬在这里,就一定能在民政局的烈士名单上查到哥哥的消息。 但是,由于工作人员多次核查,未能找到朱学林烈士的资料,朱学竹就躲了起来。 “回徐州的时候,我带的馅饼也吃完了,心里很担心,很饿,下楼梯的时候踩了空,摔断了胳膊。 ”由于无法掌握最佳的治疗时间,年轻的朱学竹因此患上了三级障碍。 第一次找亲戚不仅没用,身体也不好。 对贫困的朱家来说可谓雪上加霜。

“哥哥牺牲在远方,这场跨越半个世纪的寻亲催人泪下……”

第一次去彰武撞墙后,倔强的朱学竹没有放弃,三弟四弟也踏上了寻找大哥朱学林的漫长旅途。 参军的时候,他们还小,给人一种哥哥离自己很近很远的印象,但却难以忘怀他们像父母撕心裂肺一样思念哥哥的样子。 之后多年,他们跑合肥,去天津,去广州,去海南岛……找哥哥的老战友提供线索。 不愿相信哥哥不在彰武的四弟弟朱学义也曾一次出发去彰武。 “真不甘心啊,哥哥为什么不在彰武呢? 我去过他牺牲的彰武南柳河挨家挨户询问,见过朱学林的墓吗? 结果白跑了一趟”今年78岁的四弟朱学义也让记者想起了寻找哥哥的历史。

“哥哥牺牲在远方,这场跨越半个世纪的寻亲催人泪下……”

每次旅行,除了面临人生不熟悉、方言信息难以表达等问题之外,还经常要存半年的钱,然后再存单程的旅费。 据朱学义回忆,20世纪60年代“农村大集团”时,他每天工作记10厘米,可以赚1分钱,一般省吃俭用大半年攒20、30元旅费,可以出去找哥哥。 “车站广场上的粥值两毛钱,我舍不得喝第二杯。 ’有一年,据哥哥的战友说,朱学林的墓可能搬到了哈尔滨。 朱学义积攒了几个月旅费,满怀希望辗转北上。 到达哈尔滨烈士陵园后,朱学义要求员工到园区烈士名单上来,检查了好几次,都没找到朱学林的名字。 懊悔的他去看了每一块墓碑,但还是一无所获。 这样消沉烦恼的经历对三兄弟来说不是一次两次了。

“哥哥牺牲在远方,这场跨越半个世纪的寻亲催人泪下……”

从兄弟俩口中得知,记者几十年来,只要存钱,兄弟们就可以用来找哥哥,哥哥战斗的地方有他们寻找的足迹。 最要命的是,朱学竹找亲戚回来的时候身无分文,花了四五天从徐州回到淮安大胡庄。 路上饿了就给好心人找重点口粮。 他向对方表示:“我并不是要求吃饭。 ”并强调。 说这些隐藏的伤心事,朱学竹没有透露出任何寻找亲戚之路的后悔。 后来老三和老四都觉得找不到哥哥朱学林的墓,朱学竹的妻子和孩子们也劝他不要再折腾了,但是固执的朱学竹始终义无反顾。 在漫长的贫困岁月里,朱家兄弟从来不借烈属之名为自己谋取微薄的利益。 兄弟俩说:“我们的哥哥是烈士。 我们不能利用哥哥的名声作为特权。 不管有什么困难,我们都能自己克服。 ”。

“哥哥牺牲在远方,这场跨越半个世纪的寻亲催人泪下……”

战友带来了好消息,实现了半个世纪的梦想

作为淮安籍烈士,朱学林的生平事迹还陈列在淮安烈士陵园。 找不到哥哥的那天,朱学竹每年清明都要去那里崇拜哥哥。 每次去,找到哥哥的信念在朱学竹心中越来越强烈。 为了寻找亲近的道路经常碰壁,但他们屡败屡战。 在与时间的战斗中,三个弟弟也从壮年组变成了白发老人。 终于,1997年,我希望哥哥的战友在齐齐哈尔西满革命烈士陵园偶然看到了朱学林烈士的墓碑。 朱学林的墓早就被转移到了这个东北解放区的第一个烈士陵园。 50多岁的三兄弟兴奋地一起前往齐齐哈尔。 虽然是1997年清明节,已经是4月了,但下了列车后,脸上刮着北刀般寒风的感觉至今难忘。 “北方的四月还很冷,但那一刻我们的心很热。 1947年和哥哥断绝音信后,我们找了50年。 齐齐哈尔才是我们正要来的地方。”朱学竹说,“在西满革命烈士陵园,我们趴在哥哥的墓碑上哭泣。 哥哥终于找到了。 可以让父母安心! ”兴奋地向记者诉说了当时的情况。 对一家人哥哥长达半个世纪的思念,在他们的嚎啕大哭中得到了尽情的释放。

“哥哥牺牲在远方,这场跨越半个世纪的寻亲催人泪下……”

已经过去了24年,当时的齐齐哈尔市民政局副局长的王国作品,至今想起看到朱家三兄弟,仍然热泪盈眶。 “他们当时60岁左右了,穿着单薄破烂,鞋子上破了一个大洞,兄弟三人在哥哥的墓碑前流下了眼泪,‘终于找到了! 终于找到了! ’那情景至今难忘。 他们还有破烂的兜风,里面只有馒头和咸菜。 ”

“哥哥牺牲在远方,这场跨越半个世纪的寻亲催人泪下……”

之后,朱学竹为了探望哥哥,去过西满革命烈士陵园五次。 遥远的齐齐哈尔竟然成为了他一生中去过最多的城市。 而所有离开淮安的地方,都去找哥哥了。 现在朱家兄弟的小儿子也去世了,只剩下老二和小儿子两个人。 85岁的朱学竹告诉记者,他余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再次踏上那片北方的土地,去齐齐哈尔看哥哥。

“哥哥牺牲在远方,这场跨越半个世纪的寻亲催人泪下……”

“哥哥,我想再去看你。 我老了。 说不定已经是最后一次去了。 ”这一天,朱学竹来到淮安烈士陵园,对着烈士名单墙上的哥哥的名字喃喃自语。 不远的地方,烈士陵园的纪念碑上闪耀着金色的大字。 “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生。 ”

“哥哥牺牲在远方,这场跨越半个世纪的寻亲催人泪下……”

企划:任松筠朱威

系记者虞越/文

谢:黑龙江日报通讯员朱云峰

标题:“哥哥牺牲在远方,这场跨越半个世纪的寻亲催人泪下……”

地址:http://www.jianghexincheng.com/jsjdxw/12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