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17字,读完约3分钟
怀宁县黄脚镇谷泉村的5岁少女刘乐瑶天生聋子。 几个月前的一天,在丁晓红老师家,小乐瑶通过电话第一次叫了远在云南打工的父亲刘伟伟。 小瑶的发音还不清楚,但是电话那头的父亲,声音哽住了。
今年5月,刘伟伟将女儿乐瑶送到怀宁县残联听障儿童语言训练部,交给丁晓红老师。 在四五个月的时间里,丁晓红像孩子的母亲一样照顾着这个身材瘦弱聋哑的女孩,不厌其烦地教她开口说话。 丁晓红20多年来,凭借勤奋勤奋的精神、女性特有的耐心和细心,使100名听障儿童走出了无声的世界。
1993年,丁晓红受聘为怀宁县残联听障儿童语言培训部教师。 虽然说是语言训练部,但其实所有的工作都由她一个人承担。 当时的语言训练部租用老城石牌附近的民宅作为训练场所,条件非常艰苦。 为了全身心地教导,刚结婚不久的丁晓红把家放在语言训练部,自己的宿舍变成了教室。 利用聋哑儿童每月一周的集中假期时间,丁晓红自费参加了在合肥举办的聋哑儿童语言教育培训,完成了学业,并通过了相关考试。 由于当时聋儿的语言训练没有教材,丁晓红根据聋儿的认识心理和教育实际,自制了全套教材,陆续制作了教具40多件。 2002年怀宁县搬迁,语言训练场一直没有着陆。 丁晓红干脆把聋子都放在自己家里训练,到现在已经十多年了。
自去年以来,有5名聋子来到丁老师那里接受了语言培训。 他们都来自农村,其中最大的9岁,最小的5岁。 来到这里,这些远离父母的孩子们感到烦躁和沮丧。 为了让孩子们平静下来,丁晓红为了安抚孩子们,空出了房子的房间,晚上和孩子们一起睡了。 长期以来,孩子们把丁老师当作自己的亲人; 刚开始说话的孩子们也直接叫过母亲。 小父母为了感谢她,向她提出了一定的经济补偿,但丁晓红除了每学期从父母那里得到2000元的孩子伙食费以外,从来没有收到过他们一分钱。
聋子的语训是一种特殊的教育。 丁晓红告诉我们,有一点孩子刚开始戴助听器,很没有习性。 另外,也有教了好几个月,都插不上嘴的孩子。 两年前,来自江镇梅林村的聋哑少女陈妍,接受了语言培训近一年不能说话。 我每天拥抱她,给她看我发音的嘴形,好几个,好几次。 后来终于成功了。 去年,陈妍已经进入了当地的小学,和普通孩子一起学习。
丁晓红是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听力语言康复专业委员会会员,曾在安徽省语言培训研讨会上进行经验交流。 在怀宁县,她先后获得三八红旗手、道德模范等荣誉。 年5月,她被选为感动宜城,最美的母亲。 (安庆信息网) )。
标题:“丁晓红:让百名聋哑儿童走出无声世界”
地址:http://www.jianghexincheng.com/jsjdxw/1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