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25字,读完约6分钟

江苏援湖北医疗队连夜集结数次,先后8次赶到疫情防控前沿。 在这个由2505人组成的医疗队中,有这样的年轻人。 他们中有90后,也有95后。 曾经被重视的“孩子”,现在化为青春的力量奔赴年轻的战场,不畏困难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忙碌地工作着。 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是青春无悔的最好诠释。

“江苏“兵团”90后,抗疫一线的青春担当”

他既是坚强的男人又是温暖的男人,做“细致的工作”也毫不逊色

张海东是来自江苏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的90后医生。 在瘟疫的最前线,他有两个身份。 一个是支援武汉市江夏区中医院的医生,另一个是大家的“勤务兵”。 我负责后勤保障工作。

在担任医生的职责时,张海东白天与有医疗队经验的医生们查房,分析新冠所致肺炎患者的病情,共同制定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到了晚上,他打开文件,学习最新的防疫管理知识,认真钻研业务。 “正是我这个年龄学习的时候,防疫对策的相关细则也一直在更新中,我自己能行,也是对患者最大的负责人。 年轻人,正是战斗的时候! ”张海东说。

“江苏“兵团”90后,抗疫一线的青春担当”

在承担后勤保障作用的时候,张海东依然很努力。 支援江苏武汉的防护物资补给所距离张海东驻地约5公里,每周至少要往返2-3次。 “及时补给防护物资很重要,就像士兵打仗一样,没有枪怎么打? ”

因为防护物资有时晚上到达,所以他晚上拿着公共汽车去拖动,必须一件一件地上车,运走,再一件地搬家,回到驻地后再一件地登记。 他平时是个开朗的男孩,但这些“细致的工作”也做得很细致,毫不逊色。 对于江苏省中医院通过快递送到前线的防护物资,张海东同样是受益人。 因为手机上快递响,所以他一天收30件快递。 看到他每天的忙碌,队友们给他送上了“最美的勤务兵”的赞扬。

“江苏“兵团”90后,抗疫一线的青春担当”

“我们1990年出生的人,今年30岁成立的时候,我们已经长大了,承担着自己的社会责任,承担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张海东说,1990年出生的人也被称为“鸟巢一代”,2003年,上中学的我们经历了“非典”,2008年,高考那年经历了汶川大地震,见证了北京奥运会的举办。 “我们目睹着祖国越来越强大,多难兴邦。 现在接力棒交到我们手上了,请放心。 祖国有我! ”

“江苏“兵团”90后,抗疫一线的青春担当”

守护世界,90后追逐自己的英雄梦想

抵达武汉25日了,江苏声援湖北省首批医疗队队员、南京鼓楼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刘骏娟,第一次进病房的情景令人难忘。 “看到患者们渴望的眼神和医护人员的笑容时,我觉得是对的。 为了他们,我一定要支持下去。 ”刘骏娟说。

“江苏“兵团”90后,抗疫一线的青春担当”

除了参加正常的排班外,刘骏娟还将和感染管理小组一起检查医院和医护人员们是否符合感染管理标准。 有问题就记在小笔记本上,在重要的地方拍照留下。 如果遇到需要改善现场的地方,刘骏娟会主动帮忙分配物资。

“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更好的学习过程,每次我控制业务重点时,我都会默默记在心里,思考自己是否符合规范。 ”刘骏娟说。 随着后方运来的物资不断增加,刘骏娟承担了接收、记录、整理物资的任务。

从南京出发的时候,90后刘骏娟说了这样的话让自己打起了精神。 “2003年《非典》,全世界保卫90后。 年、90年后保护这个世界! ”

现在刘骏娟保护着患者们,也保护着和自己同行的战友。 “我记得毕业后在医院工作时,参加‘非典’救治的护士长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现在,我也有机会成为这样的‘英雄’。 在人民需要的时候,我们会积极站起来! ”

和刘骏娟一样,苏大附一院重症医学科护士王梦兰也实现了自己的英雄梦。 从事这位重症护理已有6年的少女表示希望以自己的专业和能力帮助越来越多的人

年,王梦兰获得苏大附一院静脉留置针技能大赛一等奖。 凭借出色的基本功和专业知识,在武汉重症监护室更有信心。 为患者打留置针时,王梦兰基本上能看到血。 对于让选手们头疼的医疗护目镜起雾影响视线的问题,她和伙伴们也考虑了一点技巧。 “我们在工作之前把脸盆装在医疗护目镜里,然后擦干净。 这样可以保证4小时不出雾。 ”

“江苏“兵团”90后,抗疫一线的青春担当”

在王梦兰所在的重症病房,护理人员们不仅要给患者常规输液、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还必须解决患者的排泄物、整理患者和拿点东西等事件。 一天,王梦兰为阿姨尿尿,换好床单后,阿姨竖起大拇指,要求她拍照。 “我们很年轻,如果有更多可以做的事情就做更多。 我在苏州的时候就是这样。 武汉也一样。 ”

“江苏“兵团”90后,抗疫一线的青春担当”

其实,来武汉是王梦兰第一次离父母最远,时间最长。 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前线那么辛苦,王梦兰的父母感到痛心和自豪。 “她以前很挑食,所以我们经常在微信上提醒她多吃点,保重身体。 ’王梦兰的母亲对记者说。

拼写! 战胜自我,拯救越来越多的人!

他叫赵益槽,是江苏援湖北医疗队第五批队员,南京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95后男护士。 阳光帅气的他还有一个特别的绰号“南京足子”。 因为热爱长跑,他参加了全国各地的马拉松比赛。 同事们说:“到处都有马拉松,到处都有‘脚’。” “作为经历过‘非典’的热血青年,现在疫情肆虐。 我总是觉得必须要做点什么。 希望大家发挥不放弃马拉松,坚持到底的精神,和前线的战友一起克服困难。”

“江苏“兵团”90后,抗疫一线的青春担当”

“腿子”在南京市第一医院icu已工作4年,已经掌握了各类多而杂的仪器操作、翻转的危重患者搬运、定时监控生命体征等基本技能,也已经适应重症监护病房两班倒的高强度工作。 “体力充沛,毅力强,关键时刻能扛得住”,加上连续四年的高强度工作锻炼,让年轻的“腿”有足够的能力完成这次支援武汉的任务。

“江苏“兵团”90后,抗疫一线的青春担当”

高级期间,“脚”每个班要和7名护士和2名医生合作。 “前天给爷爷抽血了。 爷爷很瘦,血管其实很好找,但是穿着防护服,戴着双层手套,所以第一根针破裂了。 但是,感动的是爷爷一动也不动,什么也没说……”“小脚”说,这次来武汉,第一次面对这么多杂七杂八的疫情和高压工作,仿佛成长了不止一个。

“江苏“兵团”90后,抗疫一线的青春担当”

“其实每次到了马拉松的后半段,肠胃都会不舒服,肌肉酸痛,随时都想停止。 但是,比赛结束后,之前的痛苦就会忘记。 ”“脚”说,马拉松不仅会给他更强的耐力,还会让他知道“自己多次会变成什么样”。 就像这次来武汉面对这么多重症患者一样。

“江苏“兵团”90后,抗疫一线的青春担当”

采访结束后,“脚”说他其实还有一个愿望。 “我想参加武汉的马拉松,但是前两年申请了都没签上。 明年我想参加“汉马”。 另外,我也期待着疫情过后“汉马”的复活。 ”

系统情报记者王甜叶真

标题:“江苏“兵团”90后,抗疫一线的青春担当”

地址:http://www.jianghexincheng.com/jsjdxw/15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