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12字,读完约6分钟

孩子在宿舍铺床挂蚊帐收拾箱子

带领新生进入学校

校门外,家长们依依不舍

9月6日是南大学部新生报到的日子,温情《小别离》在南大仙林校区南口相继上演。 由于疫情防控,家长无法进入学校,学生入学报告、铺床等流程都要自己完成。 很多不安的家长站在南大学校门口不想离开很久,想多看看孩子。 但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门堂堂“自立”的入学先导课,新生们做得很好,可以戴枕套、铺床、挂蚊帐、做什么都行。

“南大开学第一天,上演“小别离””

杨甜甜记者拍摄了佚治骏

孩子在千里之外,母亲很担心

父母在酒店预定房间随时准备“急救”

“我们来自河北,开车三天,中途休息。 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入学体验。 ’在南大仙林校区南门外,河北的亲朱先生撑着伞,脚下放着两个编织袋、两个行李箱,还有一个大塑料袋。 “都是孩子生活所需的东西,志愿者已经加入了他的小组,稍后他们出来拿第二个小组。 ’朱先生对记者说,这是朱先生第一次离家上学。 “训练都做好了。 住着的话不怎么担心。 现在开始担心吃。 听说这里不管吃什么都含有糖呢。 孩子吃不惯吗? ”

“南大开学第一天,上演“小别离””

同样令人担心的是,还有父母黄先生。 “这条灰色的床单放在中间,被垫在下面,虽然有点麻烦,但并不难。 ’在校门外,家长黄拿着电话,指挥女儿在现场铺被子。 虽然校内设施齐全,但黄先生和很多父母一样,想购买生活寝具,从外面交给孩子。 “我会做任何能为她做的事。 孩子可能有什么需要的。 她和爸爸还在外面订了两晚的酒店,随时准备‘急救’。”黄先生很诚实,就这样回去了,所以心里有点慌。

“南大开学第一天,上演“小别离””

“看不到孩子的生活环境,有点遗憾。”

新生的到来一定很重要,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家庭都是家庭总动员。 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新生徐的奶奶告诉记者,一家人一早从兴化开车来,带的东西一次搬不完,爸爸妈妈还在搬。 “我搬完东西回来了。 孩子虚岁18岁,从来没出过远门。 父母也很不安。 ”

“南大开学第一天,上演“小别离””

“你也有无线路由器吗? 学校里有网线吧? ”隔壁海南出身的郭先生说:“不行的话,只能依靠宝宝。 我们来得很早,稍后回来”我有点不安。 郭先生对记者说,不能亲眼看到孩子的生活环境,和孩子一起参观心仪的大学有点遗憾。

“南大开学第一天,上演“小别离””

“来了! 儿子在这里! ’南大理科实验班的新生小陈接过家人新买的水桶、脸盆和饭盒,旁边的志愿者前辈接过了大被子。 小陈的妈妈告诉记者,在这次家庭总动员中,爷爷奶奶也一起提前两天来到南京,“奶奶早就准备好了,暑假期间特训洗衣服等家务,孩子到了独立的时候。” 在旁边的奶奶笑着说。 “这些家务我以前没上过学。 现在看看他自己。 ”

“南大开学第一天,上演“小别离””

创造了记录

今年有近400名新生独自来报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独立同行的学生近400人没有家长来报纸。 是历史上最多的人数。 ”南京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主任李浩告诉记者,今年,学校迎来了来自全国各地的3339名本科新生。 学校制作了《欢迎新生志愿者工作手册》,为全校动员组织了3381名欢迎新生志愿者,一对一开展欢迎新生工作,组织156名志愿者负责校门等志愿者活动。 组织党员领导在校内设立了7个服务点。 “为了弥补家长不能进入学校的遗憾,学校在b站和嘀嗒平台直播了欢迎现场,和家长们一起感受到了欢迎的气氛。 ”

“南大开学第一天,上演“小别离””

校园里长了很多“萌新”,志愿者们也充满了热情。 “这里是逸夫楼,但很少能找到里面的教室。 如果害怕迟到的话,请早点熟悉地形。 “这里是电脑医院。 平时电脑坏了可以拿到这里修。 “罗森的便利店大家都喜欢。 在宿舍区。 方便。 ”在前辈的指导下,新生们对学校的陌生感一下子消失了。

“南大开学第一天,上演“小别离””

新生“自立”很好

擦完书架后,她先摆了最喜欢的“肖邦”

人文科学实验班的女孩童苏彤来自广东,她在前辈的帮助下找到了自己的宿舍,放下行李箱,开始内外打扫。 在宿舍见到童苏彤时,她拿着抹布认真擦着自己的书架。 “爸爸妈妈也来了,早上8点多送我去学校。 接下来他们要回酒店。 ’孩子笑着和记者开玩笑。 “父母不需要我。 自己打扫。 ”

“南大开学第一天,上演“小别离””

这一家人从广东汕头来到南京。 14小时的路程很辛苦,但是是另一所大学的报告体验。 最初“开箱”,拿出的物件是什么? 孩子选了自己最喜欢的钢琴琴谱。 床上还有空空,有些“肖邦”已经先拿出来了,放在擦干净的书架上。 “我想不断地带乐谱,但是妈妈不让。 ”

“南大开学第一天,上演“小别离””

“能考上南大,没有什么不能做的。”

“结束了,床垫变大了。 我去换衣服! ’在另一间宿舍,记者见到了手脚麻利的女儿小林。 她蹲在床上铺着床垫,但是摊开一看发现床垫怎么也弄不平,意识到自己带的床垫买了很大的尺寸。 一下子,小林重新卷了床垫,从床上爬了三两次,拿起垫子流入包装袋。

“南大开学第一天,上演“小别离””

书架上,小林把书籍、生活用品、化妆品全部分类整齐地排列着。 “我动作加快了,但还有很多东西没有买东西。 衣架、浴室、垃圾桶……等会儿我得去教育超市。 幸好超市不远。 ”

小林出生于安徽,在中学6年的学校生活中,她锻炼了极其优秀的自我管理能力。 关于父母,小林的回答更笼统,他说:“他们回来了,我很放心。 妈妈说能考上南大。 什么也做不了。 ”。

较大的亮点

“六大书院”集体登场

这次新生报到的一大亮点,不就是在南大校园集体亮相的“六大书院”吗? 围绕“熔炉工程”和“三维四维”人才培养新体系建设,今年南大设立本科生院、新生学院两个机构,新生学院内设有秉文书院、行知书院、安邦书院、有训书院、毓琛书院和开甲书院。 它是用各个学科有名的专家学者的名字命名的。 例如中国近代杰出的文理大师顾毓琛、中国科学院院士戴安邦等。 据说六大书院的新生理工类生源为66.8%,文史类生源为22.6%,高考综合改革省生源(不分文理)为10.6%。 其中,男性为56.69%,女性为43.31%,与往年比例相同。 男子比例最高的是毘秀书院,人数最多的是开甲书院。 女生比例最高的是秉文书院,人数最多的是行知书院。 最年轻的新生出生于2005年10月( 15岁),被贵州省国家专科学生录取为社会科学试验班。

标题:“南大开学第一天,上演“小别离””

地址:http://www.jianghexincheng.com/jsjdxw/2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