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81字,读完约2分钟

中国常州网信7月21日,记者跟随武进区推进部组织的决战决赛小康乡村行采访团来到武进区杨桥古村和戴家头村,感受到两个村各具特色的文明建设。

“非遗”成了杨桥的“特色名片”

杨桥古村位于常州市武进区前黄镇境内,太湖、西太湖、武进、宜兴的中心地带。 古村因杨桥街以南有单孔石拱桥“南杨桥”而得名,是典型的江南水乡。

百年前的杨桥古村商人云集,贸易发达,聚集了众多剧场、茶馆、酒店、当铺、寺院、富商宅邸,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基础。 据统计,杨桥古村约有1.3万平方米的明清、民国以前就流传着建筑物,1000多米的石头完整留存,目前注册的共有6处文物保护单位。 28处不可移动的文物。

“走进杨桥邂逅非遗文化 德法相依促动文明传承”

近年来,杨桥为当地民俗和无形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下了很多功夫。 前黄镇于年1月11日正式成立南杨桥古文化研究会,按程序申报11个无形项目。 包括杨桥庙会、调三十六行、调犟牛、掬轮车、捻纸等,已获区级6项、市级4项、省级1项批准。

“走进杨桥邂逅非遗文化 德法相依促动文明传承”

捻纸非遗传传承人——朱琪

据了解,目前杨桥村非遗传继承人年龄多接近古稀,且部分传承者近年来相继老去,处理继承人问题已迫在眉睫。 年9月,在前黄镇政府和杨桥村委会的支持下,运村实验学校将杨桥民俗文化中的《调犟牛》《捻纸》引入学校校本课程。 在不影响正常教育的前提下,学校合理布局,利用学生社团活动等阵地,邀请“无形文化遗产”传承人唐正元和杨桥捻纸第27代传承人朱琪来学校,让有趣热情的学生接受“无形文化遗产”项目的培养。 截至目前,两个“无形文化遗产”项目已经在学校进行了10多次培训,有数百名学生参加。

“走进杨桥邂逅非遗文化 德法相依促动文明传承”

戴家头村:共同建立“法德依赖”的精神文明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戴家头村积极营造精神文明建设的浓厚氛围,加强对村民的法治文化教育,激发村民的道德共鸣。

戴头村村委会门口建有法治文化公园。 公园内的人行道两侧竖立着写有法治根据和法治名言的多个标牌,绘有法治名人的标牌。 在公园内行走的村民,潜在地受到法治文化的熏陶。

“德”文化也是戴家头村的一大特色。 年来,戴家头村以“管好家庭、关心邻里、参加村事、关心社会”为要点,有力有序地推进了“道德讲堂”的建设。 特别开设了“道德讲堂”的室外课程,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村里专门复制《道德文明》小戏,涵盖赌博、禁毒、邻里和睦等多个方面,在户外看电影、教音乐。 (张舒逸)

标题:“走进杨桥邂逅非遗文化 德法相依促动文明传承”

地址:http://www.jianghexincheng.com/jsjdxw/5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