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06字,读完约5分钟
最近,一位母亲和儿子坐在大学教室的第一排上课,和儿子成为同桌的录像感动了很多人。 原来,苏州张家港市18岁的佳楠患有罕见的肌肉营养不良症,不能正常行走,为了儿子能顺利学习,母亲陶建云陪他上学。
11月26日上午,扬子晚报紫牛信息记者来到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儿子正在考试,所以陶建云有时间接受记者采访。 她告诉记者,虽然陪伴很辛苦,但也获得了乐趣。 “工厂的同事开玩笑说我和儿子一起在大学‘读书’,马上就要成为知识分子了。 现在最大的希望是儿子顺利大学毕业,带到上海、北京的大医院继续治疗。 我相信日子一定会变好的! ”。
11岁时被检查出罕见疾病
以顽强的毅力努力学习
陶建云一家住在苏州张家港市保税区(金港镇),佳楠11岁时被查出肌肉营养不良症。 那个时候,佳楠还在上小学。 因为他有时会摔跤,陶建云隐隐觉得有什么不对劲,就带他去上海市的中医医院检查了一下。 佳楠奶奶回忆说,主治医生比较直接地告诉她,这种病很难根治,只能进行康复训练延缓病情恶化。 听了医生的话,陶建云的眼泪止不住,但身边的佳楠像大人一样安慰母亲。 怎么没看过书的陶建云看到儿子坚强冷静的样子,抱着儿子哭了起来。
从上海回来后,佳楠一直在接受中药治疗,但病情还在慢慢地改变着这个男孩的正常生活。 小学毕业时,佳楠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张家港市常青藤实验中学,那时他还能正常走路。
到了中学时代,爬楼梯对佳楠来说成了一件难事。 “但是,佳楠刚强懂事,为了不给别人添麻烦,一直瞒着我们。 那时的教室在四楼,他有一段时间爬不上楼梯,所以中午也没去吃饭。 之后,学校的老师和同学知道后,积极地帮助佳楠吃饭。 ”。 想起这往事,陶建云感到很自责。
我想学习,但是身体跟不上
母亲建议儿子考大学
“佳楠从小到大一直名列前茅,考上了梁丰高级中学。 ”陶建云伤心地说,儿子很坚强,高中的时候,因为身体原因不能长期学习,很伤心。 高三上学期,学业压力增大,佳楠的病情也在恶化,不得不长期住在家里。 “佳楠虽然身体吃不消,但还是想学习。 每天去学校领卷子回家做。 但是,他也没有做到一切的勇气。 ’这对佳楠是个很大的打击,他一度自暴自弃,企图放弃高考。
看到儿子意志消沉的样子,陶建云焦急得心痛。 于是,在高考前十几天,陶建云和儿子进行了非常认真的对话,她鼓励佳楠,在最后关键时刻再试一次。 在母亲的鼓励下,懂事的佳楠决定参加高考。 陶建云想起,由于身体原因,佳楠高考时有残疾人延迟政策,其他学生考完试回家时,陶建云还在门外等儿子。
顺利地考上了大学
母亲决心实现儿子的梦想
高考成绩出来后,困境的选择摆在陶建云面前。 根据往年的录取线,佳楠的成绩可以去江苏海洋大学,但是考虑到佳楠的身体状况,陶建云在和儿子商量之后,最终决定报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这所学校位于张家港,也方便照顾儿子。 ’录取结果出来后,陶建云高兴了很久,决定和儿子一起上大学,完成学业。
校方得知这一情况后,特地在教师公寓为陶建云和佳楠准备了房间,并在公寓里放了两张床。 这样,陶建云就完全放心了。
陶建云带着紫牛信息记者参观了和儿子一起住的小公寓。 为了便于佳楠进出公寓,学校精心选择了有残疾人通道的房间,并在走廊上做了分隔。 每天晚上,陶建云在小公寓照顾儿子起床。 早上,陶建云从床上把儿子抱到电动轮椅上,和儿子一起去了教学楼。 到教室后,陶建云把儿子从轮椅抱到教室的座位上,和儿子一起坐在教室的第一排上课。
陶建云告诉记者,陪伴生活中也有比较不自然的事情。 例如,和儿子去厕所时,他说:“一开始去男厕所都很抱歉,但现在次数多了,习性也暴露出来了。 其他学生也不奇怪。 ”。
照顾儿子的生活很累,但也给陶建云带来了很多乐趣。 工厂的同事知道她和儿子一起大学毕业后,问道:“你什么时候也大学毕业? ”。 “你马上就是文化人了! ”
丈夫和儿子患有同样罕见的疾病
她开叉车养家
今年42岁的陶建云有一个常人难以想象的职业,就是在张家港的工厂开叉车。 儿子上大学之前,她上白班和夜班交替着。 之后,为了和儿子一起上大学,她可以向上司申请调职,每天和儿子一起住在学校教师的公寓里。 陶建云上班的时候,佳楠的爷爷奶奶来学校和佳楠在一起。
陶建云告诉记者,佳楠的爸爸也患有肌肉营养不良症,从24岁开始病情逐渐恶化,现在在福利工厂做点小工作。 每月的收入只有1500元。 陶建云开叉车月收入大概4000元左右。 “他爸爸因为这个病,家里缺人,经济条件也很正常,所以没有机会带佳楠去上海、北京的大医院。 》陶建云介绍说,佳楠小时候去上海市中医医院后,一直在张家港市接受治疗。
为了今年大学入学前,佳楠方便学习生活,陶建云咬咬牙花了8000元买了一辆带功能的电动轮椅,用来上网。 这样就方便了。 尽管如此困难,记者在采访陶建云时,她一直很乐观,感动不已。 关于未来,陶建云说:“我现在的目标是儿子大学毕业,找份好工作,有条件的时候,带儿子去上海和北京的大医院继续治疗。 我相信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总有一天会有奇迹发生! 期待着”。
紫牛情报记者|黄玉琴主编|陈迪晨
标题:“大学课堂最动人的风景:妈妈和18岁儿子成同桌”
地址:http://www.jianghexincheng.com/jsjdxw/6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