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336字,读完约6分钟

7月7日,习主席亲切回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肯定了他们在边疆基层工作的选择,对广大高校毕业生寄予厚望。 回信热情亲切,振奋人心,在许多青年学子,特别是高中应届毕业生中引起热烈反响。

记者在今年毕业季采访时发现,江苏有理想、有本领、有责任的大学应届毕业生选择在基层就业,播下奋斗的种子,跟随梦想的脚步,将个人的理想与中国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回到西北,让孩子们看到更大的世界

获得南京大学栋梁奖学金特等奖、美国百人会英才学者、江苏省优秀共青团人员等40多项奖励荣誉,在校期间发表招聘学术论文20余篇,主办参赛项目近30篇,联合出版书籍5部,获得软件版权25项,发明专利1项——南京大学新闻

当得知杨金龙选择回位于西北的家乡甘肃工作时,周围的许多人都非常震惊和反对。 在毕业典礼上,杨金龙作为研究生代表发言,坚定地回答说:“拥有自己的才智和资源,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闪耀的热度、光辉,这是坚守奉献的情怀,也是沉重的责任和使命。”

“高校应届毕业生选择扎根基层就业 趁年轻在祖国大地上播下奋斗的种子”

回到西北,杨金龙年进入南大时已经做出了决定,“我在学习新闻。 就像做课题一样,我可以对薪酬、平台、环境等10多个指标进行最佳的就业评价,但这改变不了我心中最强烈的感情。 ’来南大读本科时,他第一次发现了完全不同的世界。 “我的同龄人小时候经验很少,换了鸡蛋和铅笔,连衣服都是从外面捐赠过来的。 自从来到南大,大图书馆,庞大的免费学习资源,简直什么都有。 只要你愿意,各地都是有用的资源和平台。 ”

“高校应届毕业生选择扎根基层就业 趁年轻在祖国大地上播下奋斗的种子”

博士期间,杨金龙连续两年到海南开展支教志愿者活动,捐赠爱心图书室,建立社会实践基地。 “我院在海南三县的中学设有服务点。 大家接力教学,带着孩子们看着更大的世界。 ”但在支教中,杨金龙也发现当地孩子的语文水平落后,不仅要以短期支教的形式,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还需要构建更好的平台。

“高校应届毕业生选择扎根基层就业 趁年轻在祖国大地上播下奋斗的种子”

教育改变了世界,杨金龙最后选择了西北师范大学也有这方面的想法。 “师范学校的优势是教育,将来可以通过西北师范大学的教育资源,带动地方基础教育的迅速发展。 我也想通过这个平台,走遍我家乡的各个角落,让孩子们接受更好的教育。 ”

“高校应届毕业生选择扎根基层就业 趁年轻在祖国大地上播下奋斗的种子”

逆转“奇怪的现象”,去能发挥才能的地方

值得注意的是,毕业生的就业观中一直存在着“奇怪的现象”。 最能发挥专业才能的基层员工,毕业生反而不愿意去。 离基层越近的专业,毕业生就业的时间反而越远。

“本来山林场是我们林学专业最对口、最能发挥才能的地方,但是以前同学们对基层有误解,不想去,不敢去。 ”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华光表示,近年来,学校将择业观教育渗透到“新生入学—在校学习—毕业就业活动”的人才培养全过程中,通过学术讲座、社会实践等第二课堂,吸引学生到基层,实现知行结合,树立社会责任感。

“高校应届毕业生选择扎根基层就业 趁年轻在祖国大地上播下奋斗的种子”

今年毕业生的去向,让王华光看到了学生择业态度的变化。 卢旭是南林大林学院的应届毕业生。 “我的家乡在广西桂林。 这片郁郁葱葱的森林不仅孕育着丰富多彩的自然,也是帮助当地贫困阶层增加收入和摆脱贫困的重要途径之一。 ”他说。

“高校应届毕业生选择扎根基层就业 趁年轻在祖国大地上播下奋斗的种子”

这几年,看到家乡父老靠山吃山,依林脱贫,卢旭怀着对广袤森林的向往,在高考中志愿报考了南京林业大学的森林保护专家。 大三上学期,偶然机会,卢旭在学院举办的“林家礼堂”上,听到广西壮族自治区黄冠林场负责人说他们在一线保卫绿林青山的故事,非常感动。 讲座结束后,卢旭亲自添加了林场负责人的微信,表达了暑假想去实习的意愿,林场负责人欣然答应。

“高校应届毕业生选择扎根基层就业 趁年轻在祖国大地上播下奋斗的种子”

带着镰、喇叭和员工记录簿,每天7点卢旭和林场的技术人员、护林员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林区山路崎岖,杂草丛生,为了不受伤,卢旭穿着长裙在山间走。 7月的八桂大地,阴晴不定,经不住酷暑,晴天多灰,雨天多泥。 白天采伐、抚养、调查、记录,晚上到林区和农户家中宣传森林保护和防火知识。 暑假到了,两只鞋坏了,但是写完了两本业务记录簿和一篇调查报告。

“高校应届毕业生选择扎根基层就业 趁年轻在祖国大地上播下奋斗的种子”

在这次实习中,卢旭的志愿者扎根基层,保护绿水和青山的信念更加坚定。 他不仅主动提出了“邀请函”,周围的朋友、同学、吴秀干、田小东、农美玲、孙楚……每个毕业生都提出了希望他们基层工作的“请愿书”,这也让王华光很高兴。

“高校应届毕业生选择扎根基层就业 趁年轻在祖国大地上播下奋斗的种子”

扎根基层成为“新农人”,既有发展势头,也有干劲

在许多人看来,农业工人仍然是背靠黄土的低收入群体。 但是,在具备科学技术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后,这样的毕业生并不“简单”。

早在3月,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本科毕业生孟雪通过网上面试获得某上市公司录用通知,但她的工作与生猪生产间接相关——主要参与消化液和尾气排放解决环节。 说到这项工作,孟雪认为不仅在复制工作和所学知识上协调一致,在学期间所学的田间管理、栽培育种等专业技能也有很有用的地方。 “我们国家的猪肉诉求很高,能够通过自己学习间接参加猪的生产,对我来说很有意义。”

“高校应届毕业生选择扎根基层就业 趁年轻在祖国大地上播下奋斗的种子”

植物保护专业的南京农业大学硕士毕业生程旭今年春夏两季很忙。 程旭在研究生期间开始创业,在襄阳设立了自己的企业,主要从事有机栽培循环系统的宣传。 多亏了创业积累的实践经验,他的毕业论文也在此基础上完成了。

“以前尝试过瓜亚科比的有机栽培,但最近忙于水稻栽培。 ”程旭表示,种植业只是众多领域中的一个,但通过宣传有机栽培循环系统,可以使国家的水稻栽培更加高效和环保。 “虽然现在我的企业规模不是很大,但是业务已经扩展到了全国的很多地方。 一旦扎根基层,成为‘新农人’,我们既有发展势头,也有干劲。”

“高校应届毕业生选择扎根基层就业 趁年轻在祖国大地上播下奋斗的种子”

“农业很有前途。 经过多年的专业学习,我越来越相信自己的最初想法。 ”淮安市园艺技术服务站从事梨树技术宣传的南京农业大学硕士毕业生邓紫微说:“习大大总书记被青年人底层的鼓励深深打动了,我也受到了鼓舞。 作为涉农专业的学生,基层是锻炼青年本领的大舞台。 ”。

“高校应届毕业生选择扎根基层就业 趁年轻在祖国大地上播下奋斗的种子”

系记者王拓杨频度萍

标题:“高校应届毕业生选择扎根基层就业 趁年轻在祖国大地上播下奋斗的种子”

地址:http://www.jianghexincheng.com/jsjdxw/7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