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86字,读完约3分钟

“袁氏不在了,我们会向着他制定的目标不断前进,研究更耐盐的水稻品种,安慰袁氏。 ”得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混合米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去世的消息后,江苏省连云港市农科院院长徐大勇陷入了漫长的悲伤,在悲伤中,想起了袁隆平和水稻的故事,为国家奉献了一生的老人和荒芜的海滩。

“袁隆平离开了,他的“海水稻之梦”还在江苏继续”

“全国盐碱地有十几亿亩。 如果我们能迅速发展到一亿亩,种海水稻,亩产300公斤,增产粮食300亿公斤。 300亿公里是什么概念? 可以多养活8000万人口。 ”说到海水稻的培育,已经到了耕耋之年的袁隆平满怀兴奋和期待,将一生沉浸在稻田里的他赋予了自己新的任务。 10年内,选育出耐盐量在千分之三到千分之六、耐碱量在ph9以上的耐盐碱水稻品种,实现了年产300亿公斤粮食的目标。

“袁隆平离开了,他的“海水稻之梦”还在江苏继续”

年10月,袁隆平成立青岛海水稻研究快速发展中心,随后与国内18个研究机构或公司共同成立了耐盐碱水稻区域试验共同体,连云港市农科院为成员单位之一。

早些时候,连云港市农科院建设了国家首个黄淮海“海水稻”地区试验基地,开展了耐盐碱水稻品种培育和盐碱地改良技术研究。

“我们在临近洪河入海口的青口盐场进行了耐盐碱水稻品种试验,10年间进行了多批次杂交培育。 之后,青岛研发中心与我们共享了耐盐育种材料,及时反馈了青岛的试种情况,帮助了我们的优中优选。 ”。 徐大勇坦言,作为最早接触和培养耐盐碱水稻的岗位之一,成员们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 “袁鼓励我们好好干,验证,寻找突破,不要害怕失败。 ”

“袁隆平离开了,他的“海水稻之梦”还在江苏继续”

在徐大勇的回忆中,他多次受到袁隆平的鼓励。

1989年春天,海南岛,25岁的徐大勇首次见到袁隆平。 “介绍人带我去了试验田。 袁先生还是在那里。 ”向田里低头的样子是他对袁隆平最初的印象。 “当时我在连云港市农业局作物栽培指导站工作。 袁先生已经出名了,但也没有几个架子。 请耐心回答我关于作物栽培的问题。 ”

“袁隆平离开了,他的“海水稻之梦”还在江苏继续”

这次对话给这个出生在偏远丘陵地区,从小就以土地高产粮食为目标的年轻人带来了更加确定的方向。 之后不久,徐大勇考取了江苏农学系的研究生,毕业后积极投身连云港水稻育种事业。 “农村科研基础薄弱,条件差,袁知道后特地告诉我。 扎根基层发挥所长,鼓励我朝着目标努力工作。 我一直记在心里。 ”

“袁隆平离开了,他的“海水稻之梦”还在江苏继续”

从在海南岛的初次见面,到艰苦环境下的真诚期待,再到海水稻的共同培育,徐大勇之路以来的成长离不开袁隆平的支持和鼓励。 “水稻育种周期长,艰苦,很多人多次不下来,但像袁这样的榜样走在前面,跨越了重重障碍,最后成功了。 他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

“袁隆平离开了,他的“海水稻之梦”还在江苏继续”

另外,春末夏初,连云港青口盐场的海水稻试验基地进入播种阶段。 目前培育的连鉴5号、连鉴6号均通过国家耐盐碱地区试验,连鉴7号、连鉴9号也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平均亩产达到490公斤。 “我相信沧海变成桑田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徐大勇说。

“袁隆平离开了,他的“海水稻之梦”还在江苏继续”

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柏丽娟

标题:“袁隆平离开了,他的“海水稻之梦”还在江苏继续”

地址:http://www.jianghexincheng.com/jsjdxw/12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