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07字,读完约3分钟

龙虎网新闻沿着宽阔的公路进入江苏省宿迁泗洪县上塘镇湖畔,远远望去,从春天开始,上塘纪念馆就像破浪前进的旗舰,在蓝天和屋宇的映衬下尤为突出。 一个村子为什么建纪念馆? 这与1981年报纸的信息报道密切相关。

“黄粘土,滴水不漏,十家九口都缺粮; 弄坏草屋,往墙上吹风,把稻草扯下来就成了床。 ”民间歌谣道尽了20世纪60年代池塘赤贫的景象。 崎岖的地形引起上塘地区多年缺水,农业生产极为困难。 进池的人吃粮食、穿衣服、烧饭、花钱都得靠救济。 1978年,全公司人均年收入只有27元。

“百件馆藏 百年芳华丨和风拂面,春到上塘,一张报纸撑起腰!”

1978年夏天,百年不遇的大旱把上塘民逼到了绝境。 生产队干部和群众渐渐意识到,光吃人民公社的大锅饭,吃不饱,改革迫在眉睫。

经过几个晚上在煤油灯下的长谈,上塘最贫困的生产队铺湖五队率先实行“包到家”,打响了江苏改革的第一声春雷。

春天刚打雷,乌云就突然到了。 “包产到户”与当时的政策不一致,省、地、县三级领导机关向上塘派出了“调查组”“员工小组”,层层施压。

对于“出租到房子”的争论,支持的声音和反对的声音不绝于耳。 在这样的背景下,当时的总公司江苏分社农村小组组长周昭先和王孔诚到上塘公社逐队进行调查研究,决定“扎”到底。

1980年11月4日至7日,周昭先和王孔诚与时任公社书记的张世明一起早早出门,结村入户,见证了“出租到家”的优势。

粮食产量多次创新高,农民生活变化剧烈。 街道热闹非凡,市场贸易十分活跃,销售的农副产品品种繁多。 家家粮食囤得满满的,谷物满仓。 “我现在全身都很好! 》上塘大队的老员工李家科的这句话,被周昭记录在了160多页的采访笔记中。

“百件馆藏 百年芳华丨和风拂面,春到上塘,一张报纸撑起腰!”

“为农民说话,为农民撑腰。 》周昭先和王孔诚迅速在当地县招待所完成稿件,形成内参《江苏泗洪县访问“穷”见闻》。 1981年3月4日,根据《内参》总结通讯稿,刊登在《人民日报》三版醒目位置,题为《从春天到上塘》。

稿子一投稿,池子就摇晃! 公社连续三天在大喇叭里播放通讯,上塘公社的干部、群众都眉开眼笑、奔走相告。 “党中央支持我们,我们都硬了! ’很多员工都很高兴地哭了。

上塘从“争论的话题”变成了“优秀的典型”。 1982年1月,中共中央委员会下发了第一份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正式肯定了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的春风从上塘吹向江苏各地。

“二十多年来,一直处于严重困难中的泗洪县上塘公社,挺身而出摆脱了贫困! ”40年后,再次阅读《春到上塘》的报道,看到现在上塘整齐干净的大楼和农田相连的塑料大棚,感慨万分。 从最初的“包产到户”到土地流转,再到乡村振兴,上塘人始终迎难而上,用行动不断谱写着“春到上塘”的新篇章。

“百件馆藏 百年芳华丨和风拂面,春到上塘,一张报纸撑起腰!”

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徐春晖

标题:“百件馆藏 百年芳华丨和风拂面,春到上塘,一张报纸撑起腰!”

地址:http://www.jianghexincheng.com/jsjdxw/12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