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17字,读完约4分钟

凌晨4点半,天还没亮,77岁的苏州工业园区唯亭街道阳澄湖村的社区居民蒋根元匆匆起床,开始为自己和80岁的妻子林小妹准备早饭和午饭的干粮。 林小妹年轻时患脑炎几乎完全瘫痪,7年前被检查出白血病,每周需要透析3次。 她每次移动去医院都帮蒋根元坐轮椅出门,还有两个小时的公交车就到了。 夫妇总是始发站出发,到下午两点才能回家。 在这样的趋势下,蒋根元7年间进行了1000多次,总里程超过了4万公里。 不管是寒冷还是下雨,他都一直在努力。 只要我活着,我就会疼她一辈子,迁就一辈子。 “”

“七旬老汉照顾八旬偏瘫老伴38年:她永远是我的小公主”

他背着偏瘫的妻子去地里工作

1965年,蒋根元和村子里青梅竹马的林小妹结婚。 这一年他22岁,她25岁。 当时的蒋根元和林小妹是自己所属生产队的工人,他们每天很早就到生产队工作。 不仅自己承担地区工作,还帮助大家一起完成工作。 两个人的生活虽然平凡,但很羡慕别人。

“七旬老汉照顾八旬偏瘫老伴38年:她永远是我的小公主”

但是,好景不长。 1983年,43岁的林小妹不幸患上病毒性脑炎。 这种大病损害了它的精神,它表现得和孩子一样,甚至连最简单的走路都变得困难,生活不能自理。

面对这样的变故,蒋根元背负着家庭的重担,作为生产队长的他必须以身作则,照顾生病的妻子。 为了照顾妻子,蒋根元一开始背着林小妹去田头,让妻子坐在一边休息,他下地干活。 但是,这样每天都刮风晒伤,林小妹也经常不能休息。 每次刮风下雨的天气,他都不能带林小妹到田头。

“七旬老汉照顾八旬偏瘫老伴38年:她永远是我的小公主”

于是蒋根元咨询了林小妹的老家,在他去上班之前,把林小妹送到了老家。 第二天,天还没亮,蒋根元就起床整理林小妹的衣服,背着她回老家,然后自己赶到生产队工作。 工作结束后,背着妻子回家。

尽管如此,蒋根元在照顾妻子方面并没有阻碍工作,每天他都是第一个去生产队,最后离开,在生产队发挥着模范的领导作用。 这样每天忙碌奔波的日子持续了整整两年多。

蒋根元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当时很辛苦,但也要工作,还要照顾妻子和孩子,自己每天都像陀螺一样停不下来,但很充实。 之后医生告诉我吃鸡蛋很好,所以我准备了鸡蛋以保证营养,希望早日康复。 在当时唯亭的农村,经济不发达,很少有人吃鸡蛋。 通常,人们拿着鸡蛋去村子里唯一的商店交换大米、油、糖等生活用品。 虽然家里不富裕,但蒋根元请林小妹吃了鸡蛋。 就这样,年复一年,蒋根元用行动支撑着家。

“七旬老汉照顾八旬偏瘫老伴38年:她永远是我的小公主”

带妻子去医院透析,7年内往返1000次以上

2000年,命运多舛的林小妹又患了奇病。 那时的林小妹像得了黄疸一样全身发黄,在唯亭町的医院检查了好几次,挂了水一个月也没有好转。 看到林小妹无精打采、身材瘦削,周围的亲戚朋友都劝蒋根元放弃。

“如果还有希望的话,我也带她去。 “”蒋根元凭借他的毅力,带着林小妹到苏州市内求医。 那时候阳澄湖村去苏州市区交通非常不便,为了林小妹,蒋根元和另一个亲戚半夜出发,轮流摇手,过市,来回要六七个小时,几个人饿了就坐船吃白饭。 随后,蒋根元拜访了各大医院和老中医,最终找到了合适的药物。 不遗余力的人,林小妹的身体渐渐恢复了。

“七旬老汉照顾八旬偏瘫老伴38年:她永远是我的小公主”

到了晚年,意外地再次发现了老夫妇。 年,73岁的林小妹又遭遇变故,被查出尿毒症,每周必须去医院接受三次透析,但蒋根元家离可以透析的医院有20公里。 70岁的时候蒋根元再次做出决定,每周一到三五天,他四点半起床,准备好两人份的早餐和午餐干粮后,伺候林小妹起床,铺尿不湿。 之后推着妻子来到村口公交站,坐两个小时的公交车去了医院。 两个人始发站出发,经常要到下午两点才能回家。 据现代快报记者报道,无论是寒冷、炎热、风雨,7年间都有1000多次移动,但蒋根元一次也没有落下。

“七旬老汉照顾八旬偏瘫老伴38年:她永远是我的小公主”

看到妻子一周三次透析瘦下去,蒋根元心里很痛,照顾妻子也很耐心细致,总是关心林小妹的营养健康。 蒋根元有时用空整天买肉切馅,亲手包几百个饺子保存在冰箱里。 是为了让林小妹能偶尔换换口味。 为了让林小妹在家也不那么无聊,蒋根元特意买了大量妻子生病前最喜欢的越剧dvd,每天打开电视播放。

“七旬老汉照顾八旬偏瘫老伴38年:她永远是我的小公主”

自从林小妹第一次得了恶疾,照顾丈夫蒋根元已经38年了。 虽然林小妹有时脾气不好,但在蒋根元看来,现年80岁的妻子永远是他的“小公主”。 只要我活着,我就会疼她一辈子,迁就一辈子。 “”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高达文/摄

标题:“七旬老汉照顾八旬偏瘫老伴38年:她永远是我的小公主”

地址:http://www.jianghexincheng.com/jsjdxw/13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