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学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精神,积极响应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7月17日,南艺“非遗消费与活化利用:苏州姜思序堂国画颜料实践调研团”赴苏州姜思序堂有限公司、苏州工业园区唯亭街道、苏州市美术馆、苏州工业园区诚品书店姜思序堂销售门店等地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南京艺术学院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成员合影


姜思序堂是我国著名的国画颜料品牌。相传明末清初,姑苏有位姓姜的画家对国画颜料有极精湛的研究,由他手工制出颜料,不仅气泽鲜艳且有纸色合一,经久不脱之妙。其子孙秉承其制作衣钵,初为家庭式生产,至乾隆年间,在苏州阊门内都亭桥设立铺面,因姜图香这一宗支的堂名为“思序堂”,乃将店锁以“姜思序堂”命名,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因其品种齐全、选料讲究、研制精细、成品精良,我国著名画家刘海粟、吴作人、任伯年、徐悲鸿、齐白石等一代大家均乐于姜思序堂所制产品。


姜思序堂颜料


在出发前往苏州之前,实践团组织了几次线上会议,就实践调研分工等具体事项进讨论。


小组分工情况


首先在抖音直播间,小红书等平台,了解形成初步印象。到达姜思序堂工厂后,分别进行了直播现场观摩及销售市场问题提问;采访非遗传承人;参观工艺流程等活动。我们从中了解到了许多。姜思序堂国画颜料的生产原料可分为矿物性、植物性、动物性、金银和化工合成五大类。原料不同,制造方法各异:有的要椎磨,有的要浸泡,有的要取其实质,有的只需上提浮膘。即使同一原料也因有优劣品位之分,一块石头上不可能全是颜料,就要用榔头敲击杂质,进行初步的选择。用研钵去磨成粉末,再加水继续研磨,每天要磨八小时,连续二十天才能磨到水面泛光,达到画家要求的细度。依次使用工序进行粉碎、水漂、研磨、下胶、沉淀、革脚、煎煮、摊膏、剪膏、冷干、称量、包装等十多道工序,制作较为复杂,但也正是这些复杂工序才造就了姜思序堂国画颜料保持千年不变色的神话。


制作工艺中的沉淀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姜思序堂也面临着一些冲击。原材料的稀缺,传承人的缺少……于是姜思序堂积极得去适应市场的需要,在2015年就根据市场的需求推出了更加便捷的膏状颜料,比如花青、赭石、藤黄、朱膘、胭脂、天蓝、大红、深红等块状颜料,以及石青、石绿、朱砂、银朱、石黄、青金石等粉状颜料,目前姜思序堂有各类颜料品种约70种。为了拓宽销售,公司将传统销售与互联网销售模式并举,打破了传统线下销售模式的禁锢,增加了产品产量与销售收入。2010年,姜思序堂开通了电商平台,希望以此提升国画颜料销量。2015年,姜思序堂国画颜料的销售额达到了150万左右。随着网店的业务量逐渐增加,颜料的市场也同时慢慢打开,不时还会有海外的订单。销售额逐年增加,2021年达到了800万。线上销售火热,产品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吸引了许多国外客户的订购。


姜思序堂膏状颜料


姜思序堂作为优质文化产品,其中不仅蕴含着传统制作的智慧,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名片和物质载体。但我们也看到,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并不容易。而真正要让这些文化瑰宝活起来、走出去,仅仅靠匠人的传承坚守是远不够的,更需要政府、社会,大众的发现与弘扬。通过这次考察,我们能够从姜思序堂中寻找到非遗之美,在“非遗”中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将中华传统文化薪火相传。


姜思序堂线下门店


标题:探活态非遗 品华夏之美—南艺学子赴苏州姜思序堂开展暑期实践活动

地址:http://www.jianghexincheng.com/jssy/30723.html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