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红色江苏,赓续红色命脉

在江苏这片热土上,红色记忆深植于每一寸山河。从淮海战役的烽火硝烟到新四军浴血奋战的苏北根据地,从苏州五四运动的轰轰烈烈再到南京雨花台烈士的英勇壮举,江苏的红色文化底蕴深厚、精神璀璨。近日,江苏师范大学24强24的同学们,开展“探寻江苏红色文化”的活动,旨在通过走访革命旧址、收集红色材料、聆听英雄故事、重温峥嵘岁月,激励新时代大学生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奋进力量。

彭城烽火铸峥嵘,淮海旌旗耀千秋

学生们首先选择了自身身处的徐州,开展红色历史文化探索。今年四月清明时分,班级部分学生随校学生会前往淮海战役人民英雄纪念塔,缅怀革命先辈的光荣事迹。高耸的人民纪念塔巍峨屹立于徐州土地上,作为全中国最高的人民纪念塔,高度颂扬了革命英雄们解放全中国的伟大事业。

当日,班级学生代表随学生会前往淮塔下进行默哀,并参观了烈士名单回廊和淮海战役纪念馆。在淮海战役纪念馆内,同学们通过历史照片、实物展陈和多媒体场景,全面了解战役历程。锈迹斑斑的支前小车、泛黄的战地日记、生动的全景画《淮海战役》,让同学们仿佛回到烽火连天的岁月。“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的民谣故事,更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用小推车推出来的”这句话的精神内涵。

淮水烽烟铭铁骨,红窑星火照丹心

徐州之后,同学们自北向南地选取了苏北抗日根据地的重要中心——淮安进行红色文化的探寻。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在这里建立了敌后抗日武装力量,领导军民开展游击战,在敌后抗日战场上发挥重要作用。五一期间,来自淮安的同学们来到当地探索红色历史:刘老庄八十二烈士。

进入陵园不久,烈士纪念碑随即映入眼帘,碑上"八十二烈士永垂不朽"九个鎏金大字熠熠生辉。代表学生团在碑前整齐列队默哀,缅怀抗日英雄,烈士陵园的八十二棵松树见证着这一庄严时刻。在遗址保护区,现存200多米长的战壕遗迹让历史触手可及。纪念馆内,82位烈士的集体画像、带血的入党申请书、打光子弹的机枪等文物,配合动态沙盘重现1943年3月18日那场气壮山河的阻击战,旁边的"烈士姓名墙"上——那里尚有20余位无名英雄,学生们驻足良久,感慨万千。

太湖怒涛激荡,赤旗漫卷江南

继徐州、淮安之后,同学们选取了江苏最南边的苏州,探寻这姑苏城里的红色故事。五四青年节当日,同学们进入苏州革命博物馆,依次参观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等主题展厅。泛黄的历史照片、珍贵的革命文物、生动的场景复原,将苏州地区革命斗争史娓娓道来。

苏州独立党支部是江苏最早的直属中央党组织,在五卅运动后领导苏州反帝斗争,组织工人罢工和学生运动,在大革命时期做出积极贡献。

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红色精神

在深度探索徐州、淮安、苏州三地的红色历史后,各小组进行了整理归纳,并进行了活动讨论,深刻认识了红色文化对于当代大学生重要的精神引领作用。会后,活动组长洪乐恒将所有的资料及各小组成果做成PPT,并在历史课堂上进行了详细汇报。

洪乐恒同学在汇报最后做出总结:“通过江苏三处的红色历史文化探寻,我们深刻领会革命先贤用热血和信仰铸就的精神丰碑。和平时代来之不易,劳模精神代代相传,我是一名物理生,但我坚信历史可以穷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以史为鉴,明理增信,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洪乐恒 库淼)

 

标题:探寻红色江苏,赓续红色命脉

地址:http://www.jianghexincheng.com/jssy/36926.html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