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984字,读完约20分钟
孝友传家,诗书传世
——《即墨杨氏诗文集》盛世文案发售代序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杨曾文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着名古城之一。 司马迁《史记》卷四十六《田敬仲完世家》记载,齐威王(前356~前320在位)召见即墨大夫,称赞他治下即墨,封万家说:“田野辟,人民给,官无所留,东方宁。” 此时的即墨是今平度东南的康王城(又名大朱毛) )。 现在的即墨放在隋文帝开皇十六年( 596年),东莱郡(治所在厮县,今莱州市); 从元到清,属于胶州,还是青州、莱州? 即墨1978年改为青岛市,1989年撤出县建市,年改为青岛市即墨区。
即墨城北二十五里的林哥庄(现在被称为林戈庄。 曾经被称为城北垣。 即墨杨氏的发源地和繁殖的故乡,有小河流经村庄的,南北两侧分别是南林村、北林村。 村子的北五里,是以灵秀安静而闻名的灵山。
中国科学院名誉学部委员、世界宗教研究所教授杨曾文
笔者是青岛即墨人,即墨杨氏第二十一世后裔,出生于即墨城,在青岛度过初小,在林哥庄读完高小,之后在北京上中学大学,就业,现在进入耋之年。 虽然在老家住不长,但多年怀揣梦想难忘的,总是提醒我这祖父辈祖家,我出生在我老家即墨、林哥庄,是青岛即墨人,是杨氏的后代。
先父杨乃镀生前多次告诉我即墨杨氏一族至今难忘的故事。 据悉,林哥庄有杨氏家祠服务正殿,门前两侧的楹联上写着“来秀水市粘合剂占卜墨,倚灵山面劳山仰望泰山”。 喀什联队概括且恰当地阐述了即墨杨氏创始人的迁徙原因和杨氏家族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
秀水在宋代隶属于两浙路嘉兴府(现浙江省嘉兴市),至明宣德四年) 1429 )方对设在这里的秀水县进行了分析,属于嘉兴府管辖的七个县之一。 因为林庄务正殿的ઍ联应该是明代创作的,所以使用当时的地名很自然。 放在胶水,即胶水县、隋代,属于东莱郡,明代省入平度州,今治平度。
ઍ联即即墨杨氏的始祖从浙江嘉兴秀水来到胶水县当官,移动即墨定居,其地背靠灵山,面对高山,仰望东岳泰山。
即墨杨氏尊的始祖是粘合剂公,历代编纂的《即墨杨氏祖谱》中有这样一句话:“始祖、浙江秀水人、宋神宗时是粘合剂教授。 胶水,现在平度州也是。 因乱而不南归,因卜居即墨灵山之阳,子孙忘记名字而被称为糊公。 嗣子,谱宗散失,系图莫考。 ”北神宗( 1067年至1085年在位) )重视儒学,从京师到各州县都立下了学问。 州设置了两位教授,负责课程考试,在提督的学事司之下。 引文中的“遇乱不归南”,是指宋宣和七年至靖康元年( 1125年至1126年)金分兵南下攻占宋朝,攻陷东京沅梁,直至北宋灭亡。 由此推测,即墨杨氏创始人到胶任教授的时间为神宗朝后期,正值青壮年,经历哲宗、徽宗、钦宗三朝,过古稀时遭遇金大举攻宋战乱,未能携家人南归即墨林哥庄。 后代几代之后,不仅忘记了始祖的名字,甚至连记述他后代的资料都没有了。 明确了杨氏五世、官至明直隶武邑知县的杨泽以元代官至“管谕经历”的杨官为高祖(一世),六世、官至太原通判的杨良臣以画像赞纪的方法为始祖。
高祖的头衔是“管谕史”。 《资历》是元代协助朝廷至地方各级机关解决常见案件派遣、管辖官员、长官政务的官职,从七品到五品不等,其下有都事、知事、提控案派遣、照磨等职务。 关于“管谕”,史书没有特点。 十二世杨玠在《杨家乘一世祖传》中,根据《元史百官志》记载:“但蒙古翰林院有权写掌译并撰写文案,授予密封书的词义。 世祖或隶本院,但不得参加考试。 ’现在关于“管谕”,嫌疑人奎恩似乎很好。 说一下世祖官居的经历就行了。 后世尊一世祖杨官是资历公。
即墨杨氏以林哥庄为祖居,从二世开始分为以林哥庄为中心的北支、以即墨城为中心的南支,之后在繁殖扩散的过程中形成了分居南北各地的30多个民族。 根据即墨市史志办公室编,年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即墨古城望族文化丛书即墨杨氏》,在年杨氏修完《即墨杨氏祖谱》之前,即墨杨氏分布在山东、辽宁、河北、黑龙江的部分城市和60多个村庄,人口4490多
明朝居民根据民籍、军籍等编制户籍。 编入军籍的民居平时屯田或农耕,随时证明征兵后从军。 在朝廷中央设都督府、地方设都指挥司(都司),在府、县)州)设卫,通过千户所、百户所及总旗等组成统辖全国的军籍。 在各类户籍中,军籍数量仅次于人民籍,是输出科举人才的重要群体,许多杰出人物都是这一群体的出身。 明朝中期以后,随着募兵制的兴起,卫所和军籍制度越来越废,有名无实,但显然没有被废除过。 即墨杨氏在明代被编成军籍,是属于辽东的铁岭卫,军队有空缺时必须去从军(带家人)。 即墨杨氏的军籍保留到清朝初期,但百姓必须参加科举并填写履历,17世纪后期十二世杨玠时得到县吏的许可,因此将军籍变更为民籍。
二世祖杨明善即杨伯友、杨贵……世代相传,第一栖息于林哥庄,以农耕和家庭手工业为主,文教落后,读书人少,参加科举成名的人更少。 到第11世杨大震的时候为止没有很大的变化。 尊称杨大震、卓如公,杨玠编纂了《即墨杨氏家族传卓如公》的记述。
公善要读书,快补博士弟子的优等,得到美食。 岁贡停止,之后不补充。 忠诚,年老弥笃。 林哥庄乃吾家发祥于祖家,此后几世以来,大嘴(押)指二世祖明善)后无显赫之人,即文义也多不深究。 公老儒教授中六七十年、九十多年还没有发行卷轴,努力治学,民化,辈出了许多职业侏儒。 面包墙、北支人士、书香始于公众。
由于有像杨大震这样甘于在村里开私塾养人的先祖,林哥庄的文教得到振兴,到清光绪三十一年( 1905年)科举被废除为止,林哥庄有属于高材生、固有生、繁殖、附生、岁贡、太学生等 其中不少人在各地州县任教,或应聘各级政府负责辅助事务的官员
杨氏北支也包括移居河北东光县等地的居民。 四世杨贵之孙、五世杨聚之子杨通迁居明代永乐、洪熙年间( 1403~1425年)河北东光县杨家庄。 杨杳在明成化十六年( 1480 )举人,与浙江省州政府达成共识。 杨氏还出了一名武科进士、两名武科举。 但这三人是从林哥庄搬来的杨氏的后代。
二世祖杨均道,是即墨杨氏南支的共祖。 儿子杨德玉(约1375~1453岁),因孝义而闻名,年轻时代替年迈的堂伯杨孝虎从军辽东铁岭卫,走之前留下幼子在家侍奉母亲,带着妻子勇敢地前往。 年迈思念父母,将长子、第四子留在铁岭卫,与第三子应征加入外国贡马饲养的伙伴,可以回家乡节约父母,在即墨城的家中衰老而死。 他的第二子杨荣( 1392(1476岁)从小在家照顾祖母,明宣德四年)因酉、1429岁贡被授予安徽宣城县主簿,尊称为宣城公。 长子杨泽( 1435(1511 )、明成化四年)戊子、1468岁)在岁贡出任河北武邑知县,尊称为武邑公。
杨泽之后,到清朝干隆中期约400年间,通过科举,即墨杨氏南支族先后十三代出了十二位文科举人、四位进士。 官员方面有知府(杨士鉴)、通判)杨良臣),还有奉行十名。
6世太原公杨良臣( 1462~1529 )、杨泽长子、字舜爵士、号南庄、明弘治十一年) 1498 ),首次担任山西省平阳府太平县令,调任潟州黎城县令。 明嘉靖元年至七年( 1522~1528 )在潟州青羊里(原属澳城县管辖,现为平顺县)爆发的伊陈卿(? ~1528 )为首的,反抗明暴政的农民起义称“仇官之罪杀人”。 在开始阶段,杨良臣不顾官的微言轻,出于不参军毁灭杀害无辜仁义之心,劝说杨良臣一骑上山安抚(《苏冤制事》(引自《即墨杨氏家乘奏疏》) ) )。 由于功,得到嘉靖皇帝的“忠勤可嘉”的表彰,晋升为太原府通判。 但是,在为了招待多次重复“扑杀处置”的地方官员的监督下,陈卿起义最终被残酷镇压。 杨良臣于年六十六死于任务所,有《南庄遗诗》的传世。
先后担任七世沛公杨盐( 1523(1601 )、字尔贡、号炼庵、杨良臣第三子、明嘉靖四十年( 1561 )中举、山西吉州学正、江苏沛县令,晚年在即墨城南建祠承桂堂,《味楼集》流传后世
世孝义公杨遇吉( 1613(1680 ),字晋生,云和公杨兆鲵的长子。 明末清初,即墨曾被土匪包围。 杨吉带着几个人冒险冲出包围,北上解围,被郝人称赞。 他和弟弟连吉、进吉携家搬到高山乌衣巷居住。
十二世杨玠( ﺰ(1677~1717 )、杨重鼎长子、字承玉、号继斋、别号清溪、康熙三十八年) 1699 )中举、次年北京殿试为进士,就任江西赞县县令、清廉爱民,振兴文教。 在丰功伟绩、挥洒多余盐伤害人民、惹怒司的酷暑抚养旅期间,编纂了杨氏和南北两篇合编族谱,久藏箧中原以祖父杨铭鼎(字恭先)所写的《族谱世表》一卷,另外还有杨氏墓、祭法、家传
十二世杨瑛、杨璇、杨琬等人也是杨氏优秀的人才。 杨瑛在贡生接受山东曹县的训导后晋升到江西省会昌县。 杨璇,清雍正四年( 1725 )举人。 试授杨琬( 1674(1720 )、字仲玉、杨和鼎次子、清康熙四十七年( 1708 )举人、内阁中书,享年四十七岁。 教子有方,以长子杨士鉴为进士,翰林院编修、浙江道监察御史、人事部掌印为案,就任浙江温州府、贵州思州府知府。 次子杨士键是举人,就任湖南武陵建平县奉行。 三子杨士鏻考中进士,授福建南靖县奉行。 杨瑛的孙子多是秀才。 先后授予杨士銮、杨瑸之子、杨瑛侄子清干隆六年( 1741 )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历任山西祈县、介休县奉行。
18世纪中叶即墨杨氏十四、十五世以后,极为兴盛,走向沉默乃至衰退。 科举中也有属于秀才系列的庒生、增生、附生和贡生、太学生等,但中举者极少,自然任职的机会很少。
综观即墨杨氏的历代,没有从朝廷重臣或封疆大吏中出来,只有通过科举后获得秀才、举人、进士功名的民众多担任府县长官、属员等中下级官员,但他们与民族优秀以前传下来的杨氏有着祖传的诚信家风,并具有传世的诚信家风。 以爱民、勤政闻名,所到之处致力于兴利除害、迅速发展任一地方经济的他们的业绩经常根据官员的命令登在当地和即墨的县志上,受到后世人士的敬仰。
即墨杨氏的家风在远远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人文和道德之前就流传了下来。 如果借用十二世杨玠根据清康熙五十一年( 1712 )《增订族谱叙述》,如下:
的先人以孝友为后,以忠勤报国,以文案道义重于乡党,以子孙留李。
杨玠在编纂《即墨杨氏家乘》时,根据自己从祖先那里听到的训诫,特别在第四卷中设立了“家法、家训”一章。 他认为,体现杨氏祖传家法、家训的道德理念如下。
父亲慈男、子孝男、哥哥友男、弟恭男、夫正男、妇女顺男。 慈友恭正序、舜、文之道,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孝顺父母,忠于你,与兄弟为友,与乡党仗义,立志希圣贤,学文学追古。 这位伟大的人可以师从百世。
在引用的历代祖先的训辞中,有“官吏要履行职责,就应该看报,不能指望看报”等。 “节用是守成的良方”、“住在自己身上应该谦和”、“自振之法,只读书”、“为官名宦贤,清白为先”、“端正为立身之本,长厚为处世之本”、“贫为士之常”。 与其饿死,不如不义”……
孝顺父母祖先,友好、信义地对待兄弟、朋友、同事; 读书知道,学习不累,端正谦和; 热爱人民,为国(古代君代表国家)、为官尽责,廉洁奉公,以非凡的道德节操处世,以学术功名和成就求得家乡的尊重,为后人留下美名和良好的影响为目的。 这实际上包括仁义礼智信、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民族自古以来就传有美德。
根据即墨杨氏族叔叔侄子参加写作的《即墨古城望族文化丛书即墨杨氏》中的“家族简介”,即墨杨氏之所以能与即墨其他大姓周、郭、青、黄齐名成为即墨五姓望族,主要是因为以下原因。
发扬孝友忠信的家风,继承,赢得乡邻的赞誉; 科举出仕,为官清廉,名垂青史; 以诗书传世,文人辈出,其记述丰富,为即墨地方文化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与和平为邻,救险救贫,受人敬仰; 杨氏和即墨望族的结婚和交友。
这是根据丰富翔实的即墨杨先生历代民事和文案记载概括的,既贴切又准确,笔者同意这些意见。
即墨杨氏在仁义孝友持家,也有在写诗、文章的传世以前流传下来的。 15世纪明朝中期的五世祖杨泽以后,历世有熟读经书、擅长文案并取得功名的民众。 他们不仅博学多才,熟读经史,而且喜爱古今诗词歌赋,在处世、勤政尽职和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闲暇时间,注释经典、讲解情义,写文章、写诗明志、写风景抒情 因为以诗文交友,以诗文训导子弟,所以盛世有许多传说。
十二世杨玠在所编《即墨杨氏家乘》第六卷《艺文内编》中收录了杨氏不同体裁的13篇文案、赞、诗94首。 1936年,即墨杨氏主持《即墨杨氏家乘》时,收录收集的文章、赋36篇、诗753首,编辑成两本,放在杨玠原编《即墨杨氏家乘》两本之后。 根据清同治版《即墨县志》,杨氏家族有20多人,写了32种61卷各种各样。 原本收藏在南京图书馆,这次影印出版的即墨杨孝敏编纂了《杨孝敏诗文集》的手稿。 收录有33种篇幅长度不同的诗文集。 年出版的《即墨古城望族文化丛书即墨杨氏》的《书》中,列举了诗集、文集、包括经济史注释在内的目录等44种。 很遗憾,其中已有失传的记述。
即墨杨氏的历代诸祖中,除一篇诗文外,诗集、文集相继流传后世,历经沧桑、飘逸,至今仍有相当数量。 清同治二年( 1863 )杨孝敏编纂的《杨氏诗文集》中收录的诗集有七世沛公杨盐《味楼集》、八世次傅公杨任大《月溪草》、九世云和公杨兆鲲《澹斋集》、见素公杨嘉祜《叩瓦罐集》、十世 《遥远》健斋公杨铭鼎《健斋随笔》《豫章游草》《浮橘斋集》《悬车草》《不悬草》,十三世殿声公杨士銮《华东诗稿》,思州公杨士鉴《华峰草》,建平祖杨士醴《山人瓢》,南靖公杨士鏻。
杨孝敏编纂了《杨氏诗文集》的正编八卷,前四卷收录了杨氏诗稿。 下四卷收录了原稿,后面附有“外篇”。 收录有与杨氏诸祖有交往的即墨和外地名黄友朋的诗文,体裁有记、序、书信、传记、传记、祭文、墓志铭等。 杨孝敏是杨琬下六世,一生不详。 诗稿第四卷由杨琬下四世孙杨可岬抄录。 由于诗文的摘录中使用了刻版样式,所以他也许准备把书房雕刻的底本交给南京图书馆,但不知为何,他被辗转收藏了起来。
2005年经山东省政府特别审查成立、由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负责编纂的《山东文献集成》,由具有学术价值的山东先贤收集稿本、纸币本、珍稀刻本1000种,分4卷影印出版,每卷出版50本。 继2006年第一集出版之后,第二集于2008年出版,收录收入山东先贤还剩350种。 第四十二卷,收录了山东省图书馆收藏的未编辑的清代纸币本《即墨杨氏诗稿》,包括诗集一卷、文集一卷。 与杨孝敏目录《杨氏诗文集》相比,篇幅要少得多。 这可以说是杨孝敏编纂《杨氏诗文集》是目前收录最多即墨杨氏诗文的人。
《即墨杨氏诗文集》发行仪式
在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思想文化行业多次强调道路、制度、理论和文化的“四个自信”比什么都重要。 只有自信才能立志,才能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的道路,为实现两个百年宏伟目标而努力。 文化自信,一是对民族自古以来传承下来的文化充满信心,反对怀疑、轻视、抹杀民族历史文化的虚无主义。 二是必须反对外国斑疹,迅速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适应从民族以前传下来的文化和外国先进文化中吸取营养和血液的时代。 青岛市进入新时期后发展迅速,生机勃勃,面貌焕然一新。 近年来,即墨区在青岛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带动下,推进社会主义各项现代化建设,文化、科技快速发展等方面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笔者作为即墨杨氏的子孙,从心底感到高兴。
追溯历史,古老的即墨原来是青岛的根。 青岛有很多居民祖居即墨,要找祖宗祭祖就得回即墨城乡。 即墨区政府为了满足青岛和各地人民对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的追求,结合即墨地理环境和历史人文条件,积极开发人文历史资源,大力实施古城重建工程,取得了至今令人瞩目的成果。 它还重视即墨的历史、文化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研究。 近年来,由即墨史志办公室组织写作阵容,对即墨古代“周黄蓝杨郭”五大世家的起源、家谱、门风、文化、遗迹等进行了考察和整理,撰写出版了介绍即墨五大望族的《即墨古城望族文化丛书》五本。
《即墨杨氏诗文集》
年9月,笔者接到参加年修《即墨杨氏系图》的族弟杨为国的电话和电子邮件,告诉我南京图书馆藏有清同治年族杨孝敏编纂的《杨氏诗文集》的手稿。 他说复印全卷不容易。 我问,今后在修订《杨氏家乘》时是否可以复制整卷以参考不足的诗文进行补充。 想起了南京图书馆馆长是好朋友徐小跃教授,但当时没有表示能不能。
徐小跃教授,南京大学哲学博士,长期担任南京大学哲学系和宗教学系主任,年开始担任南京图书馆馆长,是成绩斐然的宗教学研究与教育学者。 我们认识很久了,交情很深。 经过思考,我给他打电话,问他能不能帮我复印《青年诗文集》。 他听了之后,马上就理解了这件事,并表示很高兴。 几天后,南京图书馆的一位女士受徐馆长的委托联系了我,迅速把复印好的电子版《杨氏诗文集》交给了我。 当时笔者的感谢之情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当我从文案中看到《青年诗文集》既是手稿又是完整留存的时候,突然文案出版,思考了当时的先祖能否实现未能实现的宿愿。
近年来,即墨在重建古城的过程中,笔者得到了区领导的信任,回去咨询了几次,参加了一些活动,认识了主持这项工作的宋宗军副区长和其他朋友。 宋副区长为人和蔼豪爽,是个工作能手。 我知道他负责即墨文化方面的工作,冒昧地发现《青年诗文集》,向他报告想影印的事情,希望得到有关部门的支持。 他表示希望马上交给墨史志事务所承担。 此后进展顺利,笔者邀请即墨博物馆馆长陈海波、其弟、侄杨为国、杨连贤等组成编辑委员会开展工作。 最近得知,已按期完成编目、校审、编制等业务,并交付工厂复印,可于明年清明前出版。
杨氏诗作品
笔者相信《杨氏诗文集》和其他即墨宗族文化资料的整理出版、相关图书的撰写出版,对丰富青岛即墨的文化生活、快速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具有积极意义。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人文社会科学的重新启动和迅速发展,长期以来备受冷落的社会学得到恢复和迅速发展。 社会科学院成立了社会学研究所和全国性的社会学学会,各地的积分大学也相继成立了社会学系或研究机构。 最初阶段重点调查研究社会的各种现实问题,咨询政府的决定。 进入本世纪以来,许多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考察研究了地方知名家族和文化、宗族和祭祀、宗教和文学、地方代表人物等课题,相继发表了许多专著和文案。 笔者看到也有针对山东、即墨望族的研究书籍。 偶尔在网上看到的,年青岛大学哲学与历史学院冯晓宁在周潇教授的指导下写了7万多字的硕士论文《明清时期即墨杨氏家族研究》,浏览后感受到了相当全面的系统。 他的副本最后说:
即墨为杨氏,文化成就高,家风家学分明,宗族建设正是如此。 这样的名门官宦世家,有益于即墨文化乃至整个山东地区的文化,其家族文化折射出的地域文化特征,悄悄地影响着世世代代的子孙后代。 研究文化家族的意义就在于此。
这个观点是基于他在论文中引用的大量资料和从不同角度的考察论证得出的,应该说是非常公正的。 对此,笔者表示同意。
即墨《杨氏诗文集》等文献和介绍即墨乡土人文的系列图书的写作出版,不仅为考察研究青岛即墨宗族历史和文化的学者提供了新的参考资料,也为居住在全国各地的祖籍即墨的同乡了解祖籍情况、对此感兴趣的众多网民提供了新的参考资料
即墨杨先生的祖先杨孝敏即将出版《杨氏诗文集》的影印时,满怀喜悦之情写下了这些文案并表示祝贺,思考了代序。 并借此机会,向给予指导和支持的区领导、辛苦参加编纂的朋友和族弟的侄子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年12月15日,北京华威西里的家) )。
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学部委员、世界宗教研究所教育研究员
标题:“面目模糊,伪作泛滥 是什么遮蔽了真实的仇英?”
地址:http://www.jianghexincheng.com/jsjdxw/10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