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062字,读完约8分钟

【由编辑制作】

一个个红色的故事锻炼人的心灵,一个个红色的记忆永远不褪色。 我苏网与江苏城市频道共同推出“红色故事中的初心使命”系列,通过小切口折射大主题、深入挖掘江苏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评选出革命、建设、改革、新时期各时期100个最具代表性的故事,在江苏大地上,

“一张证、一块匾、一座冢、两块银元……时光镌刻他们的赤诚初心丨红色故事里的初心使命”

《红色故事的初心使命》由中国共产党江苏省委推进部、中国共产党江苏省委党史实务办公室、江苏省文化与旅游局、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共同出品,是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庆祝成立100周年系列精品推广项目之一。

1921年—2021年,风雨百年的征途上,一批又一批革命先驱,用思想和行动“改变”了中国。

百年漫漫,波澜万丈,百年初心漫漫。

“迎春花再开的时候,我会回来带你和村民们过好日子。 ”

“打倒军阀的反动统治! “中国共产党万岁! “世界革命成功万岁! ”

“我们发誓要从红色的血海中找到光明的道路,建设辉煌的社会。 ”

“这两张银元是我这个月的党费。 请务必代替我交给组织部长杨光銮同志。 ”

......

过去,他们把初心埋在坚韧的时间里,一句话就是一生; 一举一动,两枚银币就是约定; 现在,这些红色的记忆正在经历时空、漫长的新时代,鼓励跨越世代前进。

黄色烈士证

谈半个世纪的相思树与护理

1985年,广东澄海的迎春花悄然绽放。 摇摇晃晃地走着的老母亲扶着村口的老树,朝路的尽头吃力地望着。 从1932年开始,她就一直盯着丈夫在这棵树下回来。 这个一等奖有半个世纪了。

老母亲叫叶雁萍,她的丈夫叫徐包野,曾担任江苏省党委书记。

两人结婚不久,徐包野去欧洲学习,并在那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1年,许包野回国参加了与敌人的斗争。 分手11年后,叶雁萍终于也和丈夫重逢了。 但是,只在家里呆了十天,徐包野就接到任务又要离开了。 分手那天,许包野指着村口的迎春树说:“雁萍,等迎春花再次绽放的时候,我会回来带你和村民们过好日子。 ”。

“一张证、一块匾、一座冢、两块银元……时光镌刻他们的赤诚初心丨红色故事里的初心使命”

1935年,由于叛徒的背叛,徐包野不幸被捕,在狱中受到酷刑。 而且,不认识的叶雁萍总是在家等丈夫回来。

1982年,叶雁萍没有重病,强撑病体写信给党史部门,请其有组织地寻找丈夫的下落。

经过多方寻找,忠于信仰的共产党人走出了历史的尘封。 被捕时,徐包野在监狱被敌人活活打死,遇难者35岁。

几个月后,叶雁萍也离开了。 临终前,她把我埋在村门口的树下,包野知道那棵树,他会来找我。

如今,这张黄灿灿的烈士证静静陈列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讲述了半个世纪的相思树与护理,承载着一代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为人民牺牲的英勇精神。

品重柱石”的牌匾

诠释工人运动领导人的风格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中,周恩来有一位被尊敬为“大哥”的革命家。 他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纪律检查机构——中央监察委员会第一代主席王荷波。

1916年,34岁的王荷波来到南京浦镇的机械工厂当钳工。 在这里,王荷波长时间目睹了工厂的外国领导人压榨工人,心中燃起了斗争的火焰。

五四运动爆发后,王荷波经常和工人们说:“耻辱不能容忍,亡国奴隶的日子不能过! 我们要紧密团结,和全国人民同心同德。 ”1922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逐渐成长为成熟的工人运动领导人,受到工人兄弟的敬爱。 他40岁生日的时候,大家给他送了牌匾。 牌匾上写着“品重柱石”四个大字。

“一张证、一块匾、一座冢、两块银元……时光镌刻他们的赤诚初心丨红色故事里的初心使命”

1923年2月7日,为声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王荷波动员工人乘夜色堵塞车站机务段总道岔,致使列车无法通行。 第二天早上,面对来护送车的武装警察,王荷波率领数百名工人站在铁轨中间,堵塞了列车的前进道路。 看到列车迅速靠近,王荷波和老工人鲍三立刻赶往冰冷的铁轨。 于是数百名工人蜂拥而至,全部躺在铁轨上。 军阀头领齐燮原派出一千多官兵镇压,王荷波率领“两浦”二千多工人与军阀斗争,最终敌人被迫同意谈判,罢工取得胜利。

“一张证、一块匾、一座冢、两块银元……时光镌刻他们的赤诚初心丨红色故事里的初心使命”

1927年,王荷波被调到北方局,因叛徒背叛,于10月18日在北平被捕。 在狱中,残酷的敌人尽了各种各样的刑罚,但他咬着牙一句也没有吐露。

1927年11月11日,他对着敌人的枪口说:“打倒军阀的反动统治! ”大声喊道。 “中国共产党万岁! “世界革命成功万岁! ”刽子手们吓得目瞪口呆,惊慌失措地匆匆开枪。 王荷波做出了壮烈的牺牲,当时才四十五岁。

故乡的人们建造的衣冠冢

坐在南朝北眺望她当时殉教的方向

1915年12月,袁世凯复辟,将年号改为“洪宪”,但一名少女在上课日志中写了“民国五年”四个字,痛斥袁贼并将其反扑。 这个性格坚强的少女是张应春。

张应春出生于江南水乡的一所书香之家。 她的母亲是一位温柔善良的女性,却因生了4个女孩而受到歧视,精神几乎异常,应春从小就厌恶封建礼教。

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张应春写下了以下文章。 其中包括“革命事业,如果不流血就不会成功。 我们发誓要从红色的血泊中找到光明的道路,建设辉煌的社会”。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前夕,南京市被血雨腥风笼罩。 当时,张应春正在家乡疗养,一连接到三封紧急电报,要求她到南京工作。 她拒绝家人的制止,决心去南京,但是这样下去再也回不来了。

4月10日深夜11点,中国共产党地下交通所——南京大纱帽巷10日召开紧急会议。 突然,在国民党特务的包围下,张应春等10名共产党员落入了敌人的魔掌。 在狱中,她受尽折磨,被迫招供,但永远只有一句话“我是共产党员! ”回答说。 “我是共产党员! “我是共产党员! ”

“一张证、一块匾、一座冢、两块银元……时光镌刻他们的赤诚初心丨红色故事里的初心使命”

被捕三天后的一个深夜,全身受伤的张应春被塞进麻袋里用刺刀活活刺死,连夜被偷偷扔在南京九龙桥下。 “十月芙蓉应小春”。 她的名字来自这样美丽的诗,但生命永远停止在冰冷的1927年。 这一年,她26岁。

她牺牲仅4个月后,中国爆发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中国革命走上了“星星之火、燎原”的光明道路。 但是,所有这些张应春一眼看不到,四年来牺牲了尸骨也没有得到。 苏州江家乡的人们为她建造了冠冢,坐在朝南的北边,走向南京,远远地望着她殉难的方向。

“一张证、一块匾、一座冢、两块银元……时光镌刻他们的赤诚初心丨红色故事里的初心使命”

两枚不起眼的银币

是他最后的党费和最后的愿望

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的展示架上有两枚不显眼的银币,它的主人叫李少堂。

李少堂出生于河南,少年时代流落连云港,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深入国民党的盐防营,作为修理工掩护情报,负责反工作。 为了革命事业,李少堂用房子做地下联系人,工资每月7元大洋,他用2元支付党费,用5元购买枪支弹药。 采购军需物资时,卖掉了家里唯一的土地。

“一张证、一块匾、一座冢、两块银元……时光镌刻他们的赤诚初心丨红色故事里的初心使命”

1930年,李少堂发生大村暴动,暴露地下党的身份。 面对流泪的妻子,李少堂说:“我不是很好吗? 这两张银元是我这个月的党费。 你一定要替我交给杨光銮同志。 ’李少堂离开后,妻子和泥把银元贴在墙缝里,等待机会交给组织。

“一张证、一块匾、一座冢、两块银元……时光镌刻他们的赤诚初心丨红色故事里的初心使命”

李少堂带队转战时被叛徒出卖,房子也被大肆搜查,银元因躲在墙缝里而幸免于难。 “一定要把这两枚银币交给组织,这是他最后的愿望。 ’李少堂牺牲后,妻子带着孩子去上海找杨光銮。

但是,李少堂牺牲后不久,由于叛徒背叛,杨光銮也牺牲了。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由于李少堂地下党员的特殊身份,提出的道路非常艰难。 但是,不管生活多么艰苦,李少堂的妻子总是留着两枚银币。

新中国成立后,李少堂的孙子与李少堂曾经的革命战友惠浴宇同志取得了联系,当时是江苏省省长的惠浴宇同志知道后,由父母写了说明并提交中央。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李少堂成为江苏省第一位被追授的革命烈士,他最后的党费也终于交给了组织。

标题:“一张证、一块匾、一座冢、两块银元……时光镌刻他们的赤诚初心丨红色故事里的初心使命”

地址:http://www.jianghexincheng.com/jsjdxw/12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