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269字,读完约6分钟

一组数字显示了南京的科学创造力。

去年,南京gdp超过1.40万亿元,连续11个季度保持8%左右的增长率,今年上半年增长2.2%,是改革开放以来首次进入全国前十。 科技部最新发布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监测评价报告显示,南京位居第四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年世界创新指数报告》中,南京位居创新集群排行榜第21位,在内陆城市中仅次于北方……

“南京,三个数字背后的革新生态启示 “智汇长三角 科创太湖湾”系列报道之三”

年提出建设全球影响较大的创新名城的目标以来,南京连续三年以“一号文件”的形式推进创新快速发展。 从顶层设计到基层探索,从公司到科研院所,南京在城市的“首页”上刻上了“创新”。 美丽古都是如何创造一流的创新生态的? 请看三个数字背后的快速发展启示。

“南京,三个数字背后的革新生态启示 “智汇长三角 科创太湖湾”系列报道之三”

从6000家高科技公司看“科创森林”的培育

说起南京旺德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个高科技公司,无锡市民可能不太清楚。 其实,无锡桃山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采用了这家公司的渗透液解决技术。 万达斯因填海造地和地下水修复技术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也与无锡有相当大的关系。 建设的太湖隧道采用了雅培混凝土外加剂技术。 公司建成了全国唯一的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国家要点实验室,公司一年的研发投入达1亿多。

“公司科学创意化是南京高新技术公司的鲜明优势。 ”无锡市快速发展改革研究中心快速发展研究部主任曹建标认为,由于南京科教资源丰富,许多公司的创始人都是科研出身,所以公司具有“科学基因”。

可见,除了“基因强”,南京还为提高公司创新能力做出了充分的努力。 目前,南京全市累计拥有省级以上公司技术中心321家,其中国家级16家。

公司是创新的主体,南京正是抓住了这一关键。 南京市科技局快速发展规划处副处长司马力表示,近年来,南京把培育公司作为科技创新事业的重中之重,紧紧围绕“科技创森林”,健全了来自早期公司、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公司的阶梯培育矩阵和政策支持体系。 目的是通过构建高新技术公司集群,提高产业基础能力,夯实产业链协同创新的基础,加快培育持续快速发展的动能。

“南京,三个数字背后的革新生态启示 “智汇长三角 科创太湖湾”系列报道之三”

数据显示,从2019年到2019年,南京高新技术公司从1844家增加到468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从721家跃升为6685家,市级“专精特新”公司从708家跃升为1312家。 今年,南京为了实现高新技术公司总数突破6000家的目标,“科创森林”日益繁茂。

“南京,三个数字背后的革新生态启示 “智汇长三角 科创太湖湾”系列报道之三”

从“1+15”园区管理体系看体制创新

年南京将83个产业园优化整合为15个高新区后,今年又对15个园区进行了“去行政化”改革,构建了“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总部+各分园”的“1+15”管理体系,进一步打破了体制机制障碍。

“去行政化”改革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园区活力。 以江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今年,这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优化调整了机构设置,增强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功能。 目前,园区是负责经济快速发展和营造经营者环境的部门,占内设机构总数的比例超过70%。 “此外,我们还实行全员聘任制,推进市场化选拔人才机制,进一步扩大人员与人员、岗位与岗位之间的薪资差距,更好地引进市场化、专业化的人才,使园区集中于主要责任本职工作。 ”江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副总经理孔永祥介绍说,今年园区新增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427家,比去年增长96%,实现了“跨越式”的快速发展。

“南京,三个数字背后的革新生态启示 “智汇长三角 科创太湖湾”系列报道之三”

改革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体制,只不过是创新南京科技管理体系的一个剪影。 构筑一流的创新生态系统,在南京相继“着手”。 近三年来,连续举办了聚焦创新的新年第一会,编制了支持创新的市委一号文件,将34个实施细则和55个事业方案结合起来。 全国率先组成实体化运作的市委创新委员会,加强“谋、调、督”推进机制,构建“市委创新委员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总部”的创新执政格局。

“南京,三个数字背后的革新生态启示 “智汇长三角 科创太湖湾”系列报道之三”

“在南京,创新已经全面融入城市血液。 》采访团中许多无锡专家表示,南京在创新生态系统建设中的探索,给太湖湾科学创带建设带来了良好的启示。 例如,在构建科技创新带的“一核十园多点抱湖快速发展”格局方面,如何完善体制机制,引导园区特色化快速发展,打响企业品牌等方面,可以得到有益的参考。

“南京,三个数字背后的革新生态启示 “智汇长三角 科创太湖湾”系列报道之三”

从373个新的研发机构看科技成果的转化

如何将“科技强”转化为“产业强”? 近年来,南京大力支持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 今年以来,新签约建设新型研发机构97家,累计373家,呈现出爆炸性的增长态势。

“团队激励是南京新型研发机构的特点。 》司马力表示,南京在新型研发机构注册成立独立法人运营企业,采用混合全制模式,要求研发团队“占大股”,这一机制可以极大地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面向市场,加快了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开通。 作为江苏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确立了“以研发为产业、以技术为商品”的快速发展方向。 目前,省产研院除在先进材料、能源环境保护等行业建设了55个专业研究所外,还与江苏省细分行业龙头公司建设了88家联合创新中心。

“南京,三个数字背后的革新生态启示 “智汇长三角 科创太湖湾”系列报道之三”

“省产研院与旺德斯共同建设了联合创新中心。 对公司来说,就像“编辑外研究开发中心”增加一样,可以应对技术课题。 对研究院来说,没有人比公司更了解领域的动向。 公司进行战术研究,提出应用场景,可以使研发有方向,成果转化为市场。 ”省产研院党委书记胡义东说。

“南京,三个数字背后的革新生态启示 “智汇长三角 科创太湖湾”系列报道之三”

我市也同样提出大力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如何发挥作用? 无锡市委党校市情研究中心副主任蒋佳林表示,无锡已有多家公司和科研机构从事集成电路、物联网、高端纺织等行业的研究,但由于组织形式还“宽松”,进一步整合资源,发挥集聚效应,向高层展开重大战 (王怡荻) ) )。

标题:“南京,三个数字背后的革新生态启示 “智汇长三角 科创太湖湾”系列报道之三”

地址:http://www.jianghexincheng.com/jsjdxw/4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