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3日,“青”见苏南团队深入无锡开展专项调研,实地探访中国乡镇企业博物馆与“一包三改”纪念馆,解码“四千四万”精神的时代基因。


团队成员在中国乡镇企业博物馆

团队成员在“一包三改”纪念馆

一、溯源“四千四万”精神——从历史沉淀到时代回响

中国乡镇企业博物馆坐落于中国首家乡镇企业——春雷造船厂旧址,馆内以“异军突起”、“创业之路”、“四千四万”等篇章,全景式展现了乡镇企业的崛起历程。展馆内实景雕塑讲述“冰天雪地闯内蒙”的动人故事、全息投影重现“从无到有”的创业场景,处处彰显着乡镇企业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进取精神。

乡镇企业博物馆内雕塑

二、解码“一包三改”经验:从改革星火到燎原之势

在“一包三改”纪念馆,600平方米的展陈空间以“潮起惠山”、“时代标杆”等主题,还原了1983年无锡堰桥乡首创的改革实践。

面对社队企业连年亏损的困境,堰桥乡将农业联产承包引入工业领域,推行“一包三改”——即乡镇企业经济承包责任制、改干部任免制为选聘制、改工人录用制为合同制,改固定工资制为浮动工资制。这一改革打破了传统体制的束缚,极大地激发了企业的活力与员工的积极性。1984年《人民日报》、《新华日报》等报纸突出报道堰桥经验,大力推广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乡镇企业从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迅速崛起,创造令人瞩目的经济奇迹。

“一包三改”纪念馆内改革历程展示

三、苏南精神与企业家的“破局密码”

苏南乡镇企业的蜕变与“一包三改”经验都是“四千四万”精神的生动体现:前者强调奋斗韧性,后者聚焦制度创新,但都铺垫着“千难万险不退缩”的奋斗底色,蕴含着“敢为人先”的创新基因。二者合力催生了锦绣铝业、无锡戴卡轮毂等企业从乡镇企业向国际标杆的蝶变。

乡镇企业博物馆内习近平总书记的语录


从乡镇企业博物馆的创业之路,到“一包三改”纪念馆的破局新篇,无锡用一座座精神地标串联起改革记忆,构画出未来蓝图。经过本次实践,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四千四万”精神不仅是历史奋斗的回响,更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传承是最好的纪念,创新是每一代人的使命。在“鲲鹏迭变”的新征程上,苏南精神将继续书写“敢为天下先”的时代篇章。



标题:“青”见苏南·调研行:步履丈量,解锁“四千四万”精神密码

地址:http://www.jianghexincheng.com/jssy/35908.html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