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32字,读完约5分钟
这位老人在十年间,把家门口变成了村子里的“文明驿站”
黄银大的黑板报是村民们每天的回忆
武进区嘉泽镇南庄村村民黄银大的家门口,挂着一块小黑板。 他每天在此基础上更新文章内容,与村民们分享国家大事、时事新闻、读书心得,十年如一日为村民提供丰富的精神大餐。
老黄在报纸上
特写:小黑板一天持续两次重要信息
“好消息:昨天下午,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北京的疫情得到了控制! ”。
6月19日上午,黄先生为大家阅读最新出版的疫情防控《黑板新闻》。
6月19日上午,在南庄村的山前村民小组,82岁的黄银大更新了家门口黑板上的“信息”。 很快,在养老院门口就开始走红,慢慢地围着十几个老邻居,和他一起聊时事和家常。
“我们年纪大了,不习惯高端智能手机,也不愿意窝在家里看电视,来银大玩了。 ’78岁的村民贾福生说,他是黄银大的老朋友和老邻居,黄银大家的入口是老村民朋友最想去的地方。 “最新的时事新闻,他正在写。 另外,也有梅雨日、高温日等各种各样的注意事项……”
读完黑板上的信息后,贾福生背着手去了马路对面的小院子。 这里有一张石头桌子,上面放着一套茶具。 黄银大已经放了甜瓜壳,老婆也带了一盘西红柿和冬枣。 小庭院里各种各样的花开得很烂,景色很好。 都是黄银大亲手弄到的。 “我父亲是老贾泽人。 种植花草当然是好手。 ”长子黄国年笑着说。
10年:“不看黑板上的信息,就觉得好像减少了什么。”
挂黄银大的小黑板正好十年了。 常州晚报记者称,墙上的钉子已经生锈,是用来挂小黑板的电线,外面的塑料皮也开始剥落。
时隔十年,挂在黑板上的绳子已经断了一部分
“父亲干农活到六十多岁,休息后,期待着看书和看报。 我在学校工作,经常给他买书借书。 ’黄国年说,长大了,父亲有很多读书心得,喜欢和孩子们和邻居说话。
年,孩子们给黄银大买了一块小黑板,本意是让他练字。 没想到这块黑板对老人有用。 考虑到村里的老人几乎不出门,不了解外面的世界,黄银大利用这块小黑板和房子前面的地方,让自己成为宣传员,丰富村民们的文化生活。
这十年间,黄银大每天都在认真做“备课”。 广泛阅读报纸、书籍,看到有用的名言金文、重要信息,先做记号,用粉笔清晰地识别并抄写在黑板上,将黑板放在室外显眼的位置。 国家大事、防疫知识、生活诀窍……有时只有很少的数字,有时满黑板,字很漂亮,清晰有力。 对不识字的村民,他也很热心地进行了说明。
这几年,对年老的村民们来说,这块小黑板似乎充满了魔力。 贾福生说:“不看黑板上的信息,总觉得有一天会减少什么。”
影响:“在我们附近,绝对不会不高兴。”
黄银大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小时候家庭贫困,小学一毕业就回家种地。 但是,从黄国年来看,父亲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对子女和孙子辈的教育很成功,“他从小就教会了我们要有仁善之心、以身作则、宽容待人。 其次是成绩和分数。 我们的教育理念也来源于老年人。 ”
现在,黄国年在嘉泽中学当语文老师,姐姐经营企业,弟弟在苏州当医生。 家里的第三代更加优秀,出现了清华、武大等名校毕业生。
不仅是对家庭的影响,这个“文明驿站”的存在,也传达了南庄村和谐美丽的乡风。 “黄银大和人是善的,家人也受他的影响,这大家子和村民都很好。 村民每天来这里和黄银大说话,聊聊心得,是出了什么小问题,黄银大主导说话,也就是小事。 ”高华说。
“我们邻居之间,没有不愉快的事。 互相照顾着对方。 几年前,母亲摔倒了,被送到了医院。 晚上回家的时候,在家门口等着我的邻居有很多,很在意妈妈。 ’说起这件往事,长女黄琴华非常感动。
自述:“感谢家人的支持,感谢邻居的掌声。”
黄银大家的入口,是一条1米宽的水泥村的路,一开始是一条满是洞的土路。 五年前,黄银大的孩子们专门花了五万多块钱打平,增加了桌椅板凳和健身器材。 在黄家门口的空地,种着许多花草树木,变成了清新优雅活力的小公园,是村民们休闲的好地方。
孩子拿来书和小黄交流
对此,黄银大也非常感谢。 “他们无条件地支持着我,帮助孩子出钱,给我买书,帮助老婆为村民们送茶,招呼家乡的村民。 也有邻居,如果没有他们的“持仓”,我也没几十年! ”
黄先生的花园成了村民的“乐园”
南庄村党总支书记高华说,由于进一步扩大驿站的影响很大,南庄村委会已经对“文明驿站”进行了改造升级,使之成为内涵更丰富、时代特色更鲜明的“新时期文明实践点”。
本版副本蒋伟平汪磊本版照片是高岷
标题:“一块小小的“黑板信息” 成了村里人每天的念想”
地址:http://www.jianghexincheng.com/jsjdxw/6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