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26字,读完约3分钟
总公司合肥6月21日电题:工作室下微党上课
总公司记者陈诺
“按时拿到劳务费,明天随机应变地完成工作,孙子取得好成绩,计划回家给奶奶过80岁生日……”
这些城市临工日常生活中的“小确幸”成为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凌大塘临工集散中心党支部书记宋凡上课的“开头”。 “七一”前夕,初夏夜晚,在凉风吹拂下,集散中心工作室下迷你党上课,宋凡站在讲台上,面对线上下70多名临时党员、临时代表,“什么是幸福? ”提问。
白天,集散中心的车间是临时休息找工作的“大本营”; 到了晚上,这里变成了小教室一样的形状,摆着桌子、椅子和大屏幕,下班的打工仔们吃了晚饭,从三三五四面八方回到了车间下面,这里又成了一个学习的地方。
“幸福之路,临工之友一个也没有”是宋凡长期以来思考的党课主题。 作为安徽省首个城市临时工服务公益性平台,该集散中心目前注册临时工约3700人,三分之二的临时工年龄在40岁以上,文化程度在中学以下。 “我们上课的对象是瓦工、电工、油漆店等,虽然大致情况未必能听懂,但说到幸福,谁都有同感。 ”宋凡告诉记者,车间下的党的课只有深入浅出,才能深入脑海。
以“幸福”为题,宋凡从工作场所下面的故事开始。 据安徽巢湖出身的临工蒋晓春说,一开始只能进行简单的电工操作,很难找到工作。 之后在集散中心的协助下,接受高空作业等技能培训,最终成为从事风力发电设备安装的长时间工人,月收入1万元左右。 “所以,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追求幸福的道路需要真正的本领、真正的技术。 ”宋凡说。
小康社会的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疫情防控……这些国家大事,通过宋凡的讲述,联系着临工的家务、身边的事。
党的课并不是宋凡在唱《独角戏》,现场的临工们也“现身说法”。 党员代表苗得宝举起麦克风,用朴素的语言向大家讲述了自己追求幸福的故事。 “因为有扎钢筋的工作,所以现在不需要自己找工作。 所有的雇主都在找我。 ’他自豪地对着台下说。
(/H ) )讲台对面放置着手机和灯具,一侧的大屏幕上有30多名临时工作人员在线上课。 他们与现场“合频共振”,其中有些人在摄像机前不由得鼓掌。 “考虑到疫情防控,我们将开设云教室,让更多的工人参与学习,得到提高。 ”集散中心办公室负责人吴国军告诉记者,党的课程视频将进入网络平台,让临时工师傅们随时随地学习。
据悉,凌大塘临工集散中心党支部成立于年12月,多年来结合实际,共开展工棚下的党课20多次。 党课文案从以前的纯理论知识到现在理论与实际相融合,越来越接近临工生活,形式也越来越活跃,吸引着更多的临工师傅们。 “一开始台下有10人左右松散地坐着,没想到现在上课的地方不拥挤。 ”吴国军感慨地说。
时间党下课后,宋凡的脑海里渗出了细细的汗珠,声音也有点沙哑,刚下台就被许多临时职员包围着,他们没有听说过中毒,拜托宋老师“吃炉子”。 “我想请宋老师为我的职业规划出个主意! ”临工朱永权告诉记者。
“这也很幸福。 ”从人群中探出头来的宋凡说。
标题:“南京132亿挂牌10宗涉宅地块 按“限房价、竞地价”方法出让”
地址:http://www.jianghexincheng.com/jsjdxw/8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