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75字,读完约3分钟

重庆市民刘先生惊讶地通过快手直播看到了大足石刻景区。 跟着广播员领着“云游”的大足石刻,不用出门就能欣赏到自古向往的千手观音像。

重庆大足石刻景区两天内进行了三次直播,网络整体观众超过1000万人。 美丽的石窟艺术吸引了无数观众,其背后有着多年不懈的文物保护。

宝顶山千手观音像有800多年的历史,是大足石刻最珍贵的宝物。 其修复被列为国家石质文物保护一号工程。 年6月,保护工程竣工,造像表面和830只手的修复完成。

在修复过程中,一位“医生”发挥了重要的意义。 那是大足石刻研究院文物保护工程中心主任陈菁丽。 作为保护工程石质修复小组的组长,她花了7年时间参与修复,总结了文物病害诊断《四诊法》,为其他石刻保护提供参考。

除了千手观音像之外,大足区还修复了圆觉寺等的造像,尽量保持原来的样子。 2019年6月,另一具代表性的石刻——卧佛也开始修复。

先进技术在文物保护中得到了积极应用。 年,大足石刻三维测绘和数字化工程启动,测绘面覆盖9成以上造像。 陈莹丽表示,三维测绘可以激光打印,为修复专家提供准确的样本数据,让国内外专家进行远程诊疗。

2019年12月,大足石刻监测报警系统被采用,标志着大足石刻从急救性保护转向预防性保护。

进入大足石刻研究院监测中心,大型led显示屏上显示了温度、微环境、岩体稳定性等各类实时数据和拆除趋势图。 洞穴内一旦发生倾斜或温度异常,工作人员很快就会发现,可以实施加固工程或减少游客量。 “监测报警系统相当于‘听诊器’,实时检测,生成‘体检报告’,有助于及早发现石刻问题,及早修复。 ”陈莹丽说。

“商务办公如同住酒店,这样的办公室来几打不嫌多”

石刻得到了保护,为开发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大足石刻景区积极变革创新,创作了大量石刻文创作产品,帮助全区文旅融合深度的快速发展。

以前游客在看到宝顶山大佛湾一带的造像后就离开了,观光的过程只有一个小时左右。 近年来,大足石刻景区有所升级,游客只需看石刻就转变成了景区,开始游览城市。 景区内绿树成荫,设施更加完善,游客平均观光时间达到3小时以上。

“商务办公如同住酒店,这样的办公室来几打不嫌多”

围绕大足石刻,大足区积极推进城景融合,建设国际文旅城。 具体做法是,有效结合人文、山水、温泉、乡村旅游等资源,打造高级路线,让游客念念不忘。

最近,大足区开始建设石刻文创园,签约落户项目16个,引进20多名省级以上工艺美术师,建立雕塑艺术产业基地。

“石头是冰冷的,文化是温暖的。 我们要保护和利用好文化资源,充分利用石刻”大足区委于会文书记介绍,目前,大足区以大足石刻为“一号工程”,重复文化振兴区,带动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 (刘新吾) )。

标题:“商务办公如同住酒店,这样的办公室来几打不嫌多”

地址:http://www.jianghexincheng.com/jsjdxw/8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