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16字,读完约3分钟

龙虎网新闻在中国共产党一大会址纪念馆,珍藏着清末民初的瓜皮帽。 帽子的主人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代表,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代主席的董必武。

从昔日清秀的才华,到剪辫子的革命党,再到中国共产党的一大代表,董必武是如何接触到马克思主义,走上革命道路的呢?

董必武1886年出生于湖北黄安(今红安),18岁考取秀才,25岁参加同盟会,作为湖北革命党重要成员参加过辛亥革命和护法运动。

1917年,他在湖北参加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受挫后,到上海请孙中山想办法。 孙中山除了通电声讨外,没有采取任何对策。 残酷的现实让董必武痛心地思考: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之路还通吗? 中国革命的道路到底在哪里?

1919年3月,迷茫的董必武来到上海。 在这里他认识了比他小4岁的湖北同乡一位叫李汉俊的特别的朋友。 李汉俊向董必武介绍了十月革命和俄罗斯的情况,并向他推荐了马克思主义书籍、日本进步杂志和陈独秀、李大钊主办的《每周评论》等。 这些新思潮让来上海寻找救国之路的董必武看到了希望。

“百炼成钢丨第四集 播火”

在上海期间,董必武认识了比他小十岁的同乡陈潭秋。 陈潭秋、湖北黄冈人刚从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毕业,是五四运动中出现的进步青年。

接着,董必武说:“潭秋第一次见面是在1919年夏天……因为志同道合,我们看到它的身影,交换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心得,谈谈改造中国和世界的抱负,回汉后用办报纸和学校的方法传达马克思主义,开展革命活动

1920年1月28日,武汉《国民新报》刊登了一篇题为“私立武汉中学的设立”的文章。 这所学校是今天的武汉中学校。 其第一创始人是董必武,他担任校董,兼任两个班国文课老师,新生来自黄安(今红安)、黄冈、麻城等。 负责英语课的教师是陈潭秋。

“百炼成钢丨第四集 播火”

武汉中学实施了新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在课外看报关心时事,引诱学生逐步确立革命思想。 学校成为武汉乃至整个湖北地区推进革命和开展活动的重要阵地,在随后的革命时代产生了36名革命烈士。

武汉中分校开学4个月左右后,1920年8月,董必武收到李汉俊的来信。 信中,李汉俊告诉上海成立了共产党组织,董必武等提出希望在武汉也成立共产党集团。 然后,陈独秀也派刘伯垂去武汉建设共产党组织。

今天的武昌民主路,100年前被称为抚院街,这个97号地址曾经是董必武的公寓。 1920年8月的一天,刘伯垂、董必武、张国恩、陈潭秋、包惠僧、郑凯卿、赵子健7人在这里召开武汉党组织成立会议。

刘伯垂主持了会议,并在会上介绍了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的情况。 与会者传阅了他带回的上海党组织起草的共产党党纲草案,研究武汉党组织未来的工作安排,推举包惠僧为书记,陈潭秋担任工作组织,正式成立武汉共产党早期组织——共产党武汉支部。

“百炼成钢丨第四集 播火”

而且,革命的火种已经在各地开花。 在李大钊、陈独秀的推动下,上海、北京、长沙、武汉、广州、济南、东京、巴黎先后建立了8个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党员迅速发展到50多人。 共产主义的火种在阴沉沉的夜晚中逐渐蔓延!

标题:“百炼成钢丨第四集 播火”

地址:http://www.jianghexincheng.com/jsjdxw/12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