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34字,读完约4分钟

5月21日,沙家滨国家湿地公园内发现了鸟类新品种——斑姬啄木鸟。 这是沙家滨国家湿地公园今年第二次发现鸟类新品种。 目前,在公园内发现的野生鸟类达到139种。

偶然发现新物种

沙家滨国家湿地公园占地414.03公顷,以河流湿地、湖沼湿地、湿地、人工湿地四大类湿地为主,栖息和繁殖着许多动植物。 公园每月都会邀请苏州湿地自然学校的鸟类调查员进行鸟类调查,对现有鸟类的种类、数量、栖息状态等情况进行拆解,为湿地的长期保护提供参考数据。

“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再次发现鸟类新品种”

5月21日上午11点,苏州湿地自然学校鸟类调查员张曼玲经过公园内的龚泾剧场时,听到了道路旁竹林里鸟类啄木鸟的声音。 经过仔细的注意和照片比对,她发现了一只从来没有出现在公园里的鸟类——斑姬啄木鸟。 啄木鸟是啄木鸟科的啄木鸟属,是目前苏州最小的啄木鸟,叫声纤细,栖息在竹林中,比较少见。 今年公园内发现了2例鸟类新品种,另1例是鹞科猫头鹰属的乌灰猫头鹰。

“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再次发现鸟类新品种”

“沙家滨的生存环境稳定,森林和湿地的保育状况良好,日常管理。 因为这能吸引新鸟类。 ”张曼玲说。

鸟类调查促进环境监测

初夏季节,在沙家滨国家湿地公园的保育区,白鹭、夜鹭、池鹭的幼鸟三五成群,首次尝试羽翼,凌空振翅。 3月到5月是白鹭的繁殖季节,公园成了白鹭们的乐园。 沙家滨国家湿地公园是苏州市最大的白鹭栖息地之一,这是通过对公园环境的及时监测。

“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再次发现鸟类新品种”

鸟类的生存状况是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之一。 公园从去年开始进行鸟类调查,逐渐加强了监测,现在的调查频率稳定在每月一次。 每次调查分为早、晚两个阶段,使用《样本带法》,调查范围涉及湿地保护区、湿地恢复区、合理利用区、科普宣教区和管理服务区5个区域。

“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再次发现鸟类新品种”

与公园合作的调查小组苏州湿地自然学校是国内第一所湿地自然学校,年由世界自然基金会、苏州市湿地保护管理站、苏州市林学会共同组建,现有专职人员16人,志愿者数名。 学校主要从事鸟类调查和自然教育。 学校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绰号,和成员最喜欢的鸟类相对应。 “黑嘴”周敏军入行7年,喜爱观鸟,接触鸟类调查行业,终于投身于该领域,现任苏州市林学会副秘书长。 现在他几乎每天都挂着望远镜和望远镜,在林间小路上穿梭。 周敏军表示,鸟类调查涉及多样化地形、湖泊风波、深山蟾蜍、林间蝮蛇、螨虫等,对观测者构成威胁,但这些都比不上调查时取得新发现的喜悦。

“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再次发现鸟类新品种”

近年来,公园内野鸡的出现频率下降,与一些池塘的干旱化和柑桔等水生植物的减少有关。 “了解鸟类活动的相关数据,可以分解与栖息地环境变化的关系,为栖息地环境规划提供一定的启发。 ”周敏军说。

科学普及教育对湿地的保护

湿地的保护既需要“认识鸟”,也需要“养人”。 年以来,公园与国际顶级环境教育团队合作,设立了以鸟类注意和鸟类知识科普为核心的“湿地飞羽精灵”主题课程。 课程通过讲解望远镜的采用、实地观察等方法,展示公园的湿地环境和鸟类的状况,带领参观者了解鸟类保护的方法和意义。

“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再次发现鸟类新品种”

的爱鸟教育不仅是语言,更是让参观者了解生态浮岛的原理和作用,用芦竹营造生态浮岛,助力湿地保护。 芦浮岛是将芦竹捆成“井”字形后投在一定水面上,在那里生长芦苇丛的人工设施。 “指导参观者,特别是青少年建立人工浮岛,可以培养他们热爱鸟类、保护鸟类的意识,为水鸟们创造新的栖息地。 ”沙家滨国家湿地公园湿地办公室副主管殷玉婷说。

“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再次发现鸟类新品种”

公园里科普宣教区也建有观鸟屋和观鸟栈道,形成固定的鸟类日常注意路线,便于定时定点进行日常监测,也便于游客驻足此处观赏。 文/常熟日报记者陆飞龙

标题:“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再次发现鸟类新品种”

地址:http://www.jianghexincheng.com/jsjdxw/6269.html